如果 安安定定就够
无非 空空一生无成就
从无求走到强求没法放手
前方有太多 想要去追
别回望过
——《我本无罪》
很想念那个总是以各种借口偷偷溜去客厅看港剧的小时候。
那个在我的小世界里以为只有翡翠台,只有粤语歌,只有港剧的年代。
那个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沙发上看剧,虽然我只能借着上厕所的名义去偷瞄几眼剧情却已经很满足的年代。
那是一个没有网络渠道播放,没有会员抢先看,没有网络直播更没有网络重播的年代。
但是我就是喜欢那个年代。
壹
一部动画,一首童谣,一个童年。
说到童年,很多人在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么一个印象深刻的动画人物,或许是有着神奇口袋的蓝胖子;也可能是每次地球遇到危险时才会出现的迪迦奥特曼;或者是最大的爱好是抓坏蛋的黑猫警长;亦可能是永远嘴里总是喊着“爷爷、爷爷”的葫芦娃;还可能是一生气就会放出十万伏特电的皮卡丘等等。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
说到童谣,当歌的调调一出来,我们就可以说出是哪个动画里的主题曲,记得比背诵过的唐诗还要熟。只要一个人带头唱起来,周围的人都可以一起附和着,哪怕只是小声地哼着小调。
因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贰
但我童年的很多回忆都只源于翡翠台,在我的小世界里,翡翠台就像蓝胖子的神奇口袋,里面有很多很多很好看的动画,很多很多成龙、周星驰演的电影,很多很多很好听的歌曲。
在你们看着日语版或者是普通话版的迪迦奥特曼的时候,我守在翡翠台前看着粤语版的迪迦奥特曼。在你们看着日语版的哆啦A梦时,我在哼着“人人期望可达到,我的快乐比天高”粤语版蓝胖子的主题曲。在你们唱着“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的时候,我在跟着电视机里播放的歌谣学着唱“氹氹转,菊花园”和“有只雀仔跌落水,跌落水”。
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下午一放学就急冲冲地跑回家,书包都来不及丢下就拿起遥控器调到翡翠台看17:30开播的动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用一个大大的碗,将要吃的菜都夹到碗里,然后端着装满饭菜的碗跑到电视机前边吃边看翡翠台的《皆大欢喜》。
以前为了看翡翠台的电视剧,总是以去上厕所和喝水的借口,故意经过并停留在客厅偷看这集的剧情,直到爸妈发现了在偷看的我。
只是那个时候我的世界小到,以为所有人都是讲粤语的,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需要说普通话。小到我以为全世界都和我一样只是看翡翠台,唱的都是粤语的童谣而已。
叁
慢慢地,我长大了。
我发现原来除了翡翠台之外还有湖南台、浙江台和星空台。我发现了原来还有很多欧美的,日韩文的歌曲,而不仅仅只是粤语歌。我发现原来除了周星驰和成龙演的电影之外,还有很多好莱坞的电影。
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去听欧美的歌曲,越来越多人去看好莱坞的电影,去追韩剧台剧。
慢慢的,那些TVB里的老戏骨都不再出现在荧屏上了。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唱国语歌。
也正是这种慢慢地发现,这么慢慢地变化,似乎真的慢慢地使得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个年代的小朋友已经开始不知道什么叫IQ博士了;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唱月光光这首儿歌了;他们也已经不知道哥哥是谁了。
肆
我一个生长在周围都说粤语的地区,却从小到大都在说着普通话。但哪怕粤语说得很蹩脚,我还是会说。哪怕现在有了很多韩剧,台剧甚至是泰剧,但在我想要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还是会首选看港剧。哪怕现在我听歌的歌单里有了很多欧美的歌曲,但粤语歌永远都是首位。
想起曾看到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及到“90后可能是最后一批听粤语歌长大的人了”时,默默地点开音乐播放器,播放着那些被认为是妈妈年代才听的歌曲,但我却听得如此的入迷。
哪怕现在看电影看电视剧都不喜欢看重新配音版的,但我还是觉得说着粤语的蓝胖子是这么的可爱。
没有蓝胖子的时光不是一个完整的童年
图 │网络
文 │缺心眼
缺心眼
我不是一个细心的人
但我很在意细节
你以为就你会长腿毛吗
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