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花瓣网用户 By 达姐
在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
总有些消失的东西值得我们铭记...
深圳从未掩饰它发展的野心
我们眼看着一座座高楼起,高楼立
从龙岗到宝安区的开发
从地铁到新机场的计划
生活质量在一步步提高的时候
有些装满回忆的东西却永远消失了...
已经消失的这些地标
-大家乐舞台-
大家乐舞台修建于1986年,在蔡屋围二村的一块弄地上。整个90年代,大家乐舞台承载着深圳各个角落飘来的年轻的梦想,也是许多在深圳漂泊无依的外来人员排遣心中烦闷的圣地。
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地铁修建等原因,大家乐的去留问题开始有了纷争。2009年,有公示表明大家乐舞台将作为特殊的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设施被保留,而后进入改造升级的大家乐却久久不见踪影,从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福田花卉市场-
福田花卉世界,作为深圳所有鲜切花市场中面积最大的市场,常年春节都人满为患。那时候想到买花就会想到罗湖爱国路花市或者福田花卉世界。
2016年11月,花卉市场建筑被判定为违章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进行了全面拆除。深圳最大的花卉市场沦为一片废墟。
-东湖公园游乐场-
位于罗湖东湖公园的这个游乐场曾是周星驰电影《美人鱼》的取景地之一,也是孩子们心中的“迪士尼”乐园。从1995年到2017年,整整22年,东湖公园的这个游乐圣地见证了无数深圳90后的童年。
游乐场经营的这22年间,曾经每年入园游客约有150万人次的记录。然而到了2017年9月26日,东湖公园游乐场正式关门,没有了游乐场的东湖公园也仿佛失去了灵魂。
-洪湖公园游乐场-
洪湖公园游乐场始营业于1987年。这个好多80后的深圳人小时候“六一”必去的游乐园,里面有太多充满童趣和回忆的玩乐。2018年3月1日起,洪湖公园游乐场关闭,进行升级改造。直到人们发现去到洪湖公园却只能赏赏美景,才真正意识到那满载着童年记忆的游乐场正在消失不见。
-老航线楼-
深圳机场AB航站楼,现被称为“老航线楼”。在当时,深圳机场创作了多个“最快”——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机场、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机场、国内唯一仅半年就升格为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
2013年11月27日,送完最后一班乘客,A、B候机楼完成使命,正式“退役”。
-滨河中学-
这里曾经是易建联的母校,广东省一级学校,是深圳“年纪”较大的学校。虽然学校还会复建,但是原来的感觉已经随着拆建而消散了。
-南油大厦-
南油大厦可以说曾经是80年代深圳的地标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窗口“蛇口”的历史记忆,这里还走出了华为等企业。而后南油大厦被推土机推平,改名为恒大天璟大厦,建成了一栋栋的商品房。
这座旧地标的消失,带走的不仅有企业初创时的心酸体会,还有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回忆中,萦绕不散的老味道......
-友谊城-
1996年成立的友谊城百货,是深圳市最早开始专营中高档品牌服饰的百货公司之一。在90年代中期以前,罗湖还是深圳商业的中心,而友谊城因有着明显的港式风格,深受市民喜爱。
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位于国贸商业中心的友谊城在2014年8月21日起正式歇业,如今已进入旧改阶段。
-海岸城吉之岛-
2007年开门营业后,有10年历史的海岸城吉之岛,在这里缔造过许许多多的辉煌,也是学生时代的回忆。今年3月,海岸城吉之岛正式结业告别。
-嘉华市场-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华强北嘉华市场,这个地方作为深圳的外贸市场,可以当之无愧被称为淘宝的鼻祖。嘉华市场从一张CD到外贸的原单T恤,提供着各种各样廉价且质量好的商品。
-沃尔玛南新店-
沃尔玛南新店,始开业于2002年底,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但随着深圳的发展,终究还是抵不过时代洪流,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渔人码头-
在深圳南山东角头附近,深圳最后一个都市中的渔港——渔人码头,曾经是深圳历史较悠久、最繁忙的码头,记录着几代渔民生活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承载着一代代深圳码头人的回忆,是深圳从一座小渔村发展为如今大都市的见证。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深圳人离海越来越远,渔人码头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明思克航母-
2000年,明斯克航母来深圳盐田区沙头角。2016年4月2日,伴随海水的波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由4万吨级航母改装而成的军事主题公园被缓慢拖离深圳。这意味着曾是深圳旅游一张亮丽名片的明斯克航母彻底告别深圳的历史舞台。
-海上世界-
曾经,南山也有一片海滩,不比大小梅沙风景差,那就是海上世界。那时候的明华轮是真正停在“海上”的。几经填海变迁,明华轮被高楼大厦围在中间,它停泊的地方只剩下小小的一片海域。曾是一片海洋的海上世界,成为了繁华的商业区。
-南头古城-
已有1730余年悠久历史的南头古城,是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而如今,南头古城将改头换面,它历史的模样却只浓缩在一座博物馆里。纵然南头博物馆依旧巍然屹立,但问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光明农场-
光明农场曾经是块鲜为人知的穷山僻壤,被称为宝安的“西伯利亚”。那时候,这里荒山野岭、杂草丛生,却是深圳一块原生态的地方。但随着光明新区的发展,光明、东周、木墩、种公牛站、圳美奶牛场等5个牛场被陆续撤离光明,搬迁外地。至此,光明农场范围内的七大牛场就仅剩新陂头奶牛场了。
-半天云村落-
位于大鹏半岛海拔426米的半天云,是深圳海拔最高的古村落。村中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建筑,还有几棵约“千岁”的古树及大片生态林相伴。这里如同清净的世外桃源,一天恍如隔世,使人无法与繁华忙碌的深圳相联系。
由于这里全部位于枫木浪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了部门有价值的古建筑将被保存之外,半天云将整村搬迁。半天云的消失已经开始倒计时,很多老深圳人仿佛正式送别自己的童年和青春。
-坝光村-
另外一个被当作世外桃源的古村落,是代表着田园牧歌的坝光村。“深圳最美村落”、“深圳最美乡村”、“深圳最后一片净土”则是人们对它的赞誉。这个客家古村落,有500多年的古树,有蛙声阵阵的池塘,草木皆深、白墙青瓦,家长里短就是生活的日常,更是包含了无数人的青春。
如今这里大片已被推平,整个古村落搬迁,慢慢的它也将从我们的世界里消失。
-莲花山足球场-
莲花山足球场是深圳球迷共同的回忆。10年以来,每一个热爱足球的深圳人,都曾经在这里挥洒过他们青春的汗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被两栋摩天大楼取而代之,已然成为历史。像展鹏一样被拆掉的球场至少有8个,其中包括梅林关球场、黄木岗球场、松坪山球场、深大凯红球场、科技园球场等。
-城中村-
城中村,有些曾是深圳商业聚集的地方。而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城中村成为了成千上万外来务工者的蜗居,承载着他们的梦想,更是深圳这座城市行进过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随着深圳的不断发展,巴登村、蔡屋围、大冲、岗厦河园随之消失,而白石洲、湖贝、皇岗、水贝也开始进入拆迁的计划中。
已经(正在)消失的这些街巷
说起“东门老街”,首先想到的是罗湖人气爆棚的东门。但其实有一条古老的“东门老街”,它叫东胜街,因沿路门牌清一色写着“东门大街xx号”,所以命名为东门老街,位于偏远僻静的坪山区。
东门老街可以说是承载着白天光鲜亮丽的打工人员另一面的地方。它是一代老深圳人的回忆,更是初来深圳打拼的人那些成长的见证。而如今,坪山发展日新月异,快速盖起的商品楼,随处可见的“拆”,这条老街正在慢慢的消失,也包括人们的回忆......
-中英街-
中英街街可以说是“特区中的特区”,因为进入中英街还要办理通行证。那时候中英街深受深圳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在这里,来回香港与内地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人民币与港币可以自由兑换,一条小小窄窄的街,汇聚着来自五大洲的商品。1997年,随着香港的回归与不断开放,中英街逐渐被人们淡忘。
而这些消失在记忆中的地方
还有早期喝奶茶的休闲吧——避风塘
有奶茶饮料、小吃
有一排排的座位和店内供打机上网
还有罗湖最早的酒吧——838
是那个年代的人接触酒吧的萌芽
还有东门大戏院对面的新安大酒楼
深港澳的朋友都很喜欢聚在这间酒楼
饮茶食饭、谈笑风生
已经(正在)消失的语言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
以及城市飞速的发展
我们的普通话说的越来越流利
方言说的却越来越少了
在成为特区之前
深圳的主要语言是客家话、粤语
全国各地人员的大量涌入
使得普通话成为深圳的第一语言
虽然有些老深圳人仍讲着粤语、客家话
但大部分深圳后代人讲着普通话
不懂方言
方言,在深圳渐渐消失...
除此之外
还有这些已经消失的证件
▽
边防证 暂住证
边防证和暂住证,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几乎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在八九十年代来深圳务工的人来说,确实印象十分深刻。那时进入深圳,需要边防证和暂住证。若是没有此证偷溜进深圳,则是会被边防战士抓起来,处以罚款或者遣送回原地。
现在的特区早已不设关口,撤除了边检站与那一层铁丝网。于是边防证与暂住证也离开了人们的生活...
中英街通行证
中英街,一边是深圳另一边是香港。以前想要进去中英街买东西,还要花10元办理“通行证”。从2018年1月1日起,中英街正式取消收费。
还有这些已经消失的交通
▽
小巴
深圳小巴曾经作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给深圳人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但是随着深圳的日渐发展、地铁轨道的搭建,它们渐渐在深圳消声觅迹...
观光线
深圳观光线,曾带领着我们一站一站的了解深圳,在车上的二层看过了那些景点、地标、步行街、海岸线...一路伴随着启动时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与很重的柴油巴士汽油味。它们,曾经是很多人的童年。等我们长大以后,回头才发现“它们”也老了,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
2018年4月3日起,深圳公交观光1线、2线、3线、4线公交车更名为M191、M192、M193、M194线,深圳最后一批柴油双层巴士于是开始退役,更换为崭新的纯电动双层巴士。
以及 摩托车
还有这些已经消失的品牌
▽
金威啤酒 万佳百货 新一佳
深圳发展银行
这些正在消失的老物件
▽
压水井 黑白电视机 搪瓷杯
缝纫机 手电筒 煤油灯
研磨碗 老式摆钟 皮箱
等
以及已经消失的“站名们”
▽
中华商贸城 布吉综合市场
航母广场 航母世界总站
北方工业园 深莞电子城
等等
已经(正在)消失的职业
剃头匠
▽
修鞋匠
▽
挽脸师
▽
修表匠
▽
修伞匠
▽
补锅匠
▽
磨刀与磨铰剪匠
▽
已经(正在)消失的味道
沙井蚝
▽
沙井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殖生蚝的地方,因此特别命名为“沙井蚝”。但由于后来蚝田受到污染、生产受到影响,沙井养蚝人把养蚝集体迁移至阳江、台山等地,重新打造了多个“沙井蚝”养殖基地。
臭草绿豆沙
▽
烧米饼
▽
叮叮糖
▽
老式爆米花
▽
糖画
▽
咪咪
▽
拉丝糖
▽
钻石糖
▽
大大卷
▽
西瓜泡泡糖
▽
无花果
▽
还有很多正在消失的东西..
诸如此类的变化深圳还有很多
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
过去只能停留在照片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深圳人
一辈子,能充满回忆的地方寥寥无几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在它们完全消失之前
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素材来源 | 深圳特区报
转载请申请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商务合作
159200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