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接“十番显见”之“三~十”;三显见不灭;四显见不失;五显见无还;六显见不杂;七显见无碍;八显见不分;九显见超情;十显见离见。“十番显见”的辨析过程细腻缜密,层层深入,极其精彩。明代交光法师《楞严经正脉疏》评论说;“初番显其脱根、脱尘,迥然灵光独耀;二番显其离身、离境,凝然本不动摇;三番显其尽未来际,究竞常住不灭;四番显其从无始来,虽颠倒而不失;五番显其无往无还,挺物表而常住;六番显其不杂不乱,超象外以孤标;七番显其观大观小,转物自在无碍;八番显其无是无非,见真妄情自息;九番显其诸情不堕,远越外计、权宗;十番显其自相亦离,转入纯真无妄。显见至此,可谓显之至矣!”其中第五番的“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虛还空,郁坪还尘,清明还霁”,即是著名的“八还.辨见”;而第六番之“见吾不见”、第十番之“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特别为禅宗所重视,成为了著名的禅宗公案而被参究。
“十番显见”以常情中眼根之“见性”(又称“见精”)为出发点来辨析,最终抉择胜义中的妙明真心正见,这其中以“三种月”比喻见地抉择中的三种见,对于理解禅宗“指月”的参究理路极为有益。如下图:
“十番显见”之后,接着讲述了众生世界的两种业缘:“别业安见”和“同分妄见”。
“十番显见”起初于动静中抉择静性,于生灭中抉择不生灭性,于颠倒中抉择不变性,进而于“三种月”中抉择真月,从而揭示真性绝待,无有一切大小、是非等差别相,妙明真心与一切山河大地之不一不异、即相离相,最后过渡到抉择妙明真心之非因非缘、非自然性,非和合生及不和合,从而引出正见抉择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论题: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有为法诸幻化相,“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本来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本卷讨论了“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