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不止是谋生港青「闯沪」的那些年...

不止是谋生港青「闯沪」的那些年...

2021-05-08 23:51:43


無論是剛剛在滬創業的香港「小鮮肉」,還是擁有豐富生活閱歷的港籍精英,「用心」加上「努力」,北上的他們都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個性化咨詢服務 香港視野的種子在內地生根發芽

  

「你能想像到我在來內地之前完全不懂普通話嗎?」今年25歲的禤竣謙(Jacky)於2015年在滬創立了SYNET咨詢公司,經過一年的發展,平台上已有超過200名咨詢師,註冊用戶超過1萬人次。


禤竣謙的SYNET咨詢公司,意在建立一個個性化的咨詢平台,解決包括學生、創業者、白領等在內的升學、求職以及工作等問題。目前平台上已有超過200名咨詢師,註冊用戶超過1萬人次。


當這位年輕的創業者用流利的普通話向記者介紹公司情況時,記者根本不相信就在兩年前,他的普通話基礎還為零。


禤竣謙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在沒有決定來內地之前,他已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旅遊公司,主要帶遊客體驗最本土化的住宿、美食等,「當我要來內地創業時,我的朋友對我說『Jacky你瘋了嗎』?」禤竣謙笑了笑說道,「但我想要做點什麼」,幾經思考,即使完全不會普通話,禤竣謙還是來到了內地,並在多地考察後選擇在滬創業。


根據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發佈的2015年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創業領域方面,上海創業者更青睞於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禤竣謙表示,目前人們對於個性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需要的幫助也不一樣,如果建立一個私人的咨詢平台,集思廣益,「相信可以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幫助」,看到了機會後,由港青創立的C2C私人咨詢平台SYNET應運而生。

  

禤竣謙介紹,SYNET為SYNERGY(協同)與NETWORK(網絡)組成的詞語,自己希望通過系統化平台,讓人們一一對接,接收個性化服務,「最終編製成網,並達到協同效應」。而組建公司的過程,自然不是那麼容易,資金、合作夥伴等多重因素都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為了節省費用,團隊還自學網站設計,「所以我們的網站建立沒花一分錢」。

  

禤竣謙表示,在創業初期,公司已獲得了由香港理工大學與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EFG)提供的創業基金。而在合作夥伴的選擇上,禤竣謙坦言,曾經遇到過挫折,不過,「一些曾經的客戶後來變成了我們的合作夥伴,這是我非常自豪的事」。禤竣謙告訴記者,作為創業者,創業公司的發展在他看來應該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在逐步積累到一定數量時,相信公司的品質會讓消費者認同,而目前,公司平台有80%的咨詢師都是通過原客戶介紹,「口口相傳」的力量為自己帶來自信,成功的幫助亦讓消費者們開心。在未來,禤竣謙希望能結識更多有志之士,將咨詢平台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我來內地不為賺錢,只希望幫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希望在上海定居,亦希望更多港青實地來內地探訪,感受內地的發展與變化」,禤竣謙說,當擁有香港視野的種子在內地生根發芽,或許最終結出的,是意想不到的美味果實。

  

港人居滬10年 驚歎內地進步超乎想像


圖:在滬居住十年、從事房地產事業的港人黎俊陽 大公報實習記者倪夢璟攝


2016年,正是港人黎俊陽來滬工作生活的第十年,與眾多上班族相似,下班後,黎俊陽會用手機APP叫車,平時喜歡逛逛電商平台併購物,節假日則與孩子一起參與各種親子活動,「我希望能在內地定居」,黎俊陽直言,同時,他建議更多港青來內地學習、工作或者生活,親身體驗真實的內地環境。

  

從小,受到家里長輩的薰陶,黎俊陽對於中國的文化歷史、,所以,黎俊陽一早將選擇「中國商業」作為自己的本科專業,為將來去內地發展打基礎。2006年,黎俊陽與妻子一起到內地發展,上海從此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十年間,黎俊陽從最初的「有點不習慣」到如今的「處處便利化」,留滬想法更加堅定。

  

在內地工作的十年中,黎俊陽直言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轉變,「上海的發展速度真的很快,很多香港能做到的事情上海也可以」,黎俊陽表示,在工作過程中,「活到老學到老」可謂最深感悟,尤其是文化方面,他向記者做出了一個V形手勢,「這在內地也可以表示傻的意思,不過在香港可能大家都不懂」,黎俊陽笑道,理解了本地文化,黎俊陽相信才能更好地融入。

  

黎俊陽經常帶孩子參加當地的親子活動,他向記者展示了諸多與孩子互動的照片,「我的孩子雖然就讀國際學校,但是他的母語是普通話」,談到今年7歲的孩子,黎俊陽顯然非常驕傲。

  

「我經常帶他在香港與內地間遊玩,讓他學到更多知識,體驗不同的生活」,說到這裡,黎俊陽坦言「實踐出真知」,他亦希望更多港青能夠來內地體驗生活、學習,認識內地的大環境。

  

他解釋道,其實內地很多領域的發展已經「超乎想像」,非常便民,如打車APP,「我在香港也遇到過拒載現象,高峰期時想找空的士很麻煩」,不過在上海,眾多打車APP為黎俊陽帶來更多選擇,手機叫車、微信付款,智能化的服務將問題簡單化。不過,黎俊陽表示,香港仍有很多優勢,而內地則需要迎頭趕上,「如質素教育,內地或許暫未能全面普及」。

  

另外,黎俊陽稱,一些港青只通過媒體、社交網絡去「瞭解」中國,或許就會產生偏差甚至誤解。「理解不應片面化」,黎俊陽直言,「香港是國際化都市,人們能夠友好地與外國友人交流,那麼回到自己的祖國來感受體驗,又有什麼難處呢?」

  

5000元起家 他在滬上教粵語


圖:靠粵語培訓成功打入內地市場的港青劉奮洋/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2013年,香港青年劉奮洋以5000港元起家,在滬創業,如今,3年過去,內地粵語教學圈裡,他所創辦的「港你知」已是認可度極高的品牌,並與上海交大、同濟和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達成了合作項目。他表示,希望能通過教授純正港式粵語來傳播香港文化。

  

2014年記者首次採訪劉奮洋時,「港你知」雖然才創辦一年,但因內地粵語教學機構匱乏,其師資又較為專業,所以當時已有400多名學生,以在滬港企員工為主,另有一些熱愛香港文化的人士在朋友的推薦下前來學習,但並沒有真正深入到內地市場。

  

進入2015年後,隨著學員們良好的反饋,「港你知」的知名度及認可度不斷提高,陸續有內地高校找到劉奮洋做粵語教學的「外援」。並且,越來越多的有粵語需求的企業亦找到「港你知」做員工培訓。



圖:「港你知」除了教授粵語外,更致力打造港文化社區平台/受訪者供圖

  

在劉奮洋看來,對創業者來說,創業要成功首先要能夠生存下來,因而不會輕易放棄任何機會。劉奮洋曾對記者坦言,創立「港你知」的初衷是在教授純正港式粵語的同時,讓香港的文化和飲食等被更多人所熟知。如今,在粵語教學方面站穩腳跟的劉奮洋並未忘記這份初心,兩年來,陸續開展了港式煲湯線下活動,支持了粵語歌曲大賽等。

  

劉奮洋透露,隨著以粵語教學為主,港文化活動的豐富,「港你知」計劃未來發展為一個「香港野」的社區平台,囊括從粵語學習、烹飪、旅遊、港貨電商等各個方面。

  

劉奮洋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未來能在香港上市,「因為本身是教授粵語的、傳播香港文化的,所以在港上市對公司文化更好」。


圖:「港你知」為在滬港企員工授課 受訪者供圖


隨著「港你知」粵語培訓在上海的成功,劉奮洋開始考慮拓展其他城市市場。他坦言,曾在2015年嘗試在深圳設點,雖然效果不錯,但很難規模化發展,「很難找到一個你很信任的人去負責,自己又跑不過來。」不過,劉奮洋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開通在線教學解決佈局全國的問題。

  

「通過在線教學先累積客戶群,等到時機成熟再有針對性的布點線下,這樣效率更高。畢竟每個城市不一定都能找到很好的粵語老師,線上教學我可以對老師這個環節有很好的把控。」劉奮洋介紹。

  

在這樣的構思下,2015年11月,「港你知」線上真人一對一教學正式開通,「我們用QQ進行視頻教學,對用戶來說比下載新的軟件性價比高。北京、天津、成都因為港企多,所以粵語的使用頻率高,學生比較多。」

  

不僅如此,線上教學因為時間靈活,且一對一的教學更利於口語提升,開通至今相當受歡迎,甚至有學生不惜花費兩倍的價格,從線下班轉至線上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