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己在身份认同上从来都是挣扎的。从两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开始,他常常处在一种“中间地带”,那是尴尬,也是养育。
作者|韩国辉
身处香港,总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的联系很微妙。
左行的车道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告诉你,这是一个和你所待的城市很不一样的地方;以前闻所未闻的词语的组合使用;电视、广播里香港人的粤语;奢侈品店里导购的亲和态度;人们的日常穿着;地下一层又一层的地铁;所有印刷品上的繁体字……
总之,就像香港人自己感觉的那样,这里和大陆很不一样。
我来试着解释一下这种感觉:在中环常见的“一线天”里,人们走路的速度像是在竞走,你并不会因为街上川流的人群就感到人群中的那种幸福。但恰恰就是这样,你才能体会到香港街坊之间那种因为太过疏离才会特别在意的亲近感。仔细观察他们说话的样子,听他们说话的内容,慢慢地,你会有了某种“香港”的感觉,那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气息。之前读过一些香港作者的文章,常常留意到他们所强调的不是别的,而一定要是“香港”的,属于香港人自己的香港。
这是我的感觉,如果你觉得不太好理解,把上一段再读一遍,同时在脑袋里想象这是一个普通话说得不好的“轰港人债读介一段”。对,我说的就是那种感觉。
香港自己在身份认同上从来都是挣扎的。从两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开始,他常常处在一种“中间地带”,那是尴尬,也是养育。他尴尬于自己和两个国家的关系,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香港人有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别人无关。我开过一个玩笑很多次:同样说粤语,很容易区分广东人和香港人——总在句子里有事没事加上英语单词的,一定是香港人。我的英语很不好,但还是会被香港人时不时加进去的英语单词刺到:“我有一个friend 的birthday party,那个moment,大家都好嗨森的。”
一个在香港待了不少日子的朋友告诉我,自己努力地学着香港的粤语,能说粤语的时候就尽量用粤语和当地人沟通,但还是会在超市等地的收银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粤语不怎么标准的内地人操着不通畅的粤语,和一个普通话不怎么标准的香港人用普通话交流着,两个人都说着自己不擅长的语言,而非相反。朋友开玩笑说,这就是别扭的香港。
之前看《开卷八分钟》,最喜欢看到的主持人除了梁文道,就是马家辉。这位才子的主持风格很独特,八分钟的节目,我觉得他足有五分钟的时间都在纠正自己带着浓重粤语腔调的发音,特别是碰到需要朗读书中片段的时候,一句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他都能读出语音纠错的澎湃感来。
一开始马家辉都是自己来,一段一分钟的文字硬生生地能读出两分钟。后来有一期节目他终于说:“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个片段,不过不要担心,这次不是我读,我们专门找了普通话标准的人读。”我觉得挺遗憾的,其实他读得并不是不好,可能只是时间有限,觉得总说不完自己想说的话吧。
香港在我们的印象中从来都是纷繁的、矛盾的,甚至是有些过分的。它从来都不是什么轻松的角色,就连港产电影也总是警匪间剑拔弩张的状态,让人轻松不得。关于这点,我倒是觉得有一个小动物一直在以一种可爱并且准确的语调阐述着香港,那就是麦兜。看看麦兜,就像看着漫画版的香港。
我没有在香港长待,不知道日后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但就在我有限的感受中,我欣赏它的执拗,喜欢它的矛盾,更爱它的独特。
是的,“介个就四我森中的轰港,你心水不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