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分析粤语正字乱象

分析粤语正字乱象

2021-03-11 22:57:55



近日,網友轉發某一公衆號關於粵語正字嘅文章,睇咗當堂打個突。感覺粵語正字嘅亂象實在太多喇,或穿鑿附會,或過正,諸如此類,普遍係攷正唔嚴謹。而又有某部分人爲咗反對普通話,執意噉認爲粵語系統同中文系統無闗嘅,所以無需去爲粵語正字,佢地爲反而反。而呢類攷正唔嚴謹嘅正字,正正遺以口實。

鄙人之前講過,正字嘅目的,係爲咗用粵語去入文。正字係爲咗用精確嘅文字,去寫出粵語嘅文章。所以正字必須準確,兼且要便於入文,要兼具雅俗。

始終,純用粵語寫就嘅文章,儻若無返幾篇代表作,粵語係會俾人視爲一種低俗嘅語言。


今次以上述謬文爲例,分析下其謬處:


「儃」解作舒閒貌,必須疊字用。儃儃,舒閒貌。且祇作形容詞。故「儃世界」唔啱。

應係「歎世界」。今日「歎」「嘆」簡化混爲「叹」字,然古不同。

:『說文解字』吟也。謂情有所悅,吟歎而歌詠。『注』古歎與嘆義別。歎與喜樂爲類。嘆與怒哀爲類。如:「讚歎」,「歎世界」。

:『說文解字』吞歎也。『注』依說文則義異。歎近於喜。嘆近於哀。故嘆訓吞歎。吞其歎而不能發。如:「哀嘆」,「悲嘆」,「嘆息」。

所以「taan3世界」應係「歎」,「歎世界」。



有人認爲「走走dek3 dek3」係「趯」,而鄙人認爲「糴」更好。暫且二字均可接受。然上圖中例子卻不符,「趯趯阜螽」之「趯」,應解作「躍」,或同「躍」,可讀tik1同jeok6音,而非dek3。

題外話,「趯」還表示漢字筆劃中嘅勾筆,如:「趯手邊」,引申爲做題正確時嘅「打趯」。

蔡邕『九勢八訣』: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

「力為體,子知之乎?曰:豈不為趯筆則點皆有力,即首體自能雄媚之謂乎?」




「威水」其實就係「威」加「水」。「威」本字就有勁同風光嘅意思,如:「咦,佢好威喎」,而廣東人又鍾意字後加「水」字,所以就月「威水」一詞。

將「威水」正爲所謂「葳蕤」,其實係正字正過隆喇。就好似將「蔽翳」正爲「贔屭」一樣(鄙人亦曾犯此錯誤,殊實抱歉),畫蛇添足,殊不知「蔽翳」來自有「蔽翳亭」典故。

如:「又要威,又要戴頭盔」,唔通講「又要葳,又要戴頭盔」咩?

所以「葳蕤」還「葳蕤」,「威水」還「威水」。



見:『世說新語.文學』顧看兩王掾(王長史、王藍田),輒翣如生母狗馨。

註:蘆浦筆記一云:「予讀世說,見晉人言多帶馨字,只如今人說怎地。」嘉錫案:宋書前廢帝紀:「太后怒曰:『將刀來剖我腹,那得生如此寧馨兒。』」建康實錄十三引裴子野宋略作「那得生如此兒」,金樓子箴戒篇同。南史宋本紀中則作「那得生寧馨兒」,是「寧馨」之為「如此」,證之六朝、唐人之書而已足,無煩曲解矣。養新錄四云:「寧馨之馨,可讀仄聲。方回聽航船歌『五千斤蠟三千漆,寧馨時年欲夜行』是也。劉禹錫詩『幾人雄猛得寧馨』,二字俱讀平聲。張謂詩『家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寧讀去聲,馨讀平聲。」嘉錫又案:馨語助詞,猶寧馨也。宋以後筆記解寧馨者甚多,皆不能明備;惟郝懿行晉宋書故云:「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寧馨兒。』宋書前廢帝紀:『太后怒,語侍者:「將刀來剖我腹,那得生如此寧馨兒!」』今按寧馨,晉、宋方言即為如此之意。沈休文著書不得其解,妄有增加,翻為重複。後世詞人喜用寧馨,有平去二音。而方以智通雅以寧馨為呼語詞,謂今云能亨,此蓋明季方音。證以今時語,或云那杭,或云杭,皆寧馨二字之音轉字變耳。又晉、宋人或言爾馨、如馨,或單言馨,此並語詞及語餘聲也。世說文學篇:桓宣武語人曰:『顧看兩王掾,輒翣如生母狗馨。』忿狷篇:王胡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撥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此皆單言馨者也。方正篇:劉尹語桓大司馬曰:『使君如馨地,寧可戰鬥求勝?』容止篇注:王仲祖每攬鏡自照曰:『王文開那生如馨兒!』此皆以如馨代寧馨。如讀若女,即寧之轉音也。文學篇劉尹目殷中軍云:『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品藻篇王丞相云:『與何次道語,唯舉手指地曰:「正自爾馨!」』此又以爾馨代寧馨。爾讀若你,亦寧之轉音矣。」

總結之,「寧馨」相當於今日廣東話嘅「呢挺」或「嗰挺」。四邑話謂「嗰」爲「寧」。

噉「花leng1 keng1」係咩呢?一般認爲leng1爲「僆」,僆,本義雞雛,引申爲未成年少男、少女。而leng1 keng1音韻學上偁爲疊韻詞,後邊個keng1係爲咗與「僆」疊韻而指成個詞讀音更圓滿,聽起上來會更好聽,故後邊個keng1當屬助語詞,可采用同音叚借字,如「倞」。

當然唔係所有疊韻詞結尾個字都係助語詞,有啲係前後字同一個意思,如:「霹靂」、「精伶(zing1 ling1)」、「屈壘㠑(gwat6 leoi4 ceoi4)」;又或者動賓結構,如:「驚青」。

註:屈,gwat6,本義見『說文解字』無尾也。『注』韓非子曰:重首而屈尾。高注淮南云:屈讀如秋雞無尾屈之屈。郭注方言隆屈云:屈尾。淮南「屈奇之服」,許注云:屈,短也;奇,長也。凡短尾曰屈。「屈」後來叚借爲「詘」,讀wat1,詘曲也,非「屈」字本義。



補充內容

阿堵 aa3 ze2/ge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

註:劉盼遂曰:「『阿堵』二字,自來多昧其解……『漢書張釋之傳』師古注『堵音者』,是六朝舊音,『堵』讀為『者』……今人尚謂此為『者』,如『者里』、『者回』是也。俗書作『這』,無以下筆。古人語緩,故『堵』字上加『阿』,以足語氣。猶名『蒙』者,自稱『阿蒙』;言『誰』者,語作『阿誰』耳。『阿』字本自無意義也……嘉錫案:「阿堵」猶言「者箇」也。


『世說新語.規箴』(王夷甫)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註:容齋隨筆卷四曰:「寧馨、阿堵,晉、宋閒人語助耳。後人但見王衍指錢云『舉阿堵物卻』,遂以阿堵為錢,殊不然也。顧長康畫人物,不點目睛,曰:『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猶言此處也。」郝懿行晉宋書故曰:「阿堵音者,即今人言者箇。阿發語詞,堵從者聲,義得相通。說文云:『者,別事詞也。』故指其物而別之曰者箇。淺人不曉,書作『這箇』,不知『這』字音『彥』,以『這』為『者』,其謬甚矣。凡言『者箇』,隨其所指,理俱可通。晉書王衍傳:『口未嘗言錢。晨起見錢,謂婢曰:「舉阿堵物卻。」』謂錢也。世說巧藝篇顧長康曰:『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謂眼也。文學篇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謂經也。雅量篇注,謝安目衛士謂溫曰:『明公何用壁間著阿堵輩。』謂兵也。益知此語為晉代方言。今人讀堵為睹音,則失之矣。」馬永卿嬾真子錄卷三曰:「古所謂阿堵者,乃今所謂兀底也。王衍曰『去阿堵物』,謂口不言去卻錢,但云去卻兀底爾。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蓋當時以手指眼,謂在兀底中爾。」嘉錫案:永卿述王衍語,作去阿堵物,且辯去字當音口舉反,與諸書皆不同,未詳其故。

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曰:「阿堵者,謂阿底耳。」嘉錫案:此出郭子,見御覽,與上文合為一條。


『世說新語.企羨』人言龍超,龍故自超。

『註』李詳云:「詳案:日知錄卷三十二:『「阿」者,助語之辭,古人以為漫應聲。』……又案隸釋漢殽阮碑陰云:『其閒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繫以阿字。如「劉興」「阿興」,「潘京」「阿京」之類。必編戶民未有表德書石者,欲其整齊而強加之。此見阿字託始之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