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广东文化的包容是从哪里开始的?

广东文化的包容是从哪里开始的?

2021-07-26 01:26:51

来源: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虬髯史者


中国南方的广东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省份。,这里人们的生活在北方人眼里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全国范围内关于广东的各种各样传闻不绝于耳,一个广东人经常会被问及“你们是不是什么都吃”、“广东是不是遍地土豪”、“广东是不是都说粤语”等等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 有传言说只有这个不能吃


前两个问题只要稍微动脑就知道不成立,但第三个问题确实需要澄清:广东省只有粤语的说法纯属传闻。广东千年多元化与包容心态的历史,让这里的语言文化早就不止于粤语一者。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广东省为什么会有多年的多元文化相互并存传统?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若是追根溯源地看广东的文化融合,人们能看到两条路: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


在海上,从南北朝开始的笈多王朝商人,到世居千年的商贾,再到十三行以及“巧克力城”传闻(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海上丝绸之路带给广东一千多年的巨大财富,惠及粤人至今。这些海外贸易带来的人口流动增加了文化多元性,自不待多言。


有客商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陆路就是梅关古道。从两晋动乱开始,大批居住在北方的居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纷纷举家南渡。有些人为了避祸,不走官道,而是冒着山区的险恶环境开辟出一条古道。



沿着这条古道来到岭南避难的世家大户在南岭南麓形成一些集聚区,成为了粤地汉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后来的唐代名相张九龄——也就是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位,便是迁徙此地的张氏后人。这家张氏在西晋朝内父子为官,曾是一等一的北方大族。


翻山越岭来广东

在那个年代真是不容易

(可横屏观看)


在此前,这个地区被称之为曲江县、始兴郡。直到公元589年,这个地区才正式确立沿用1354年(589—1943)的州名——韶州。不过由于很多人从北部各省迁居广东必经韶州,这里扮演着关口的角色,因此“韶关”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所提及。


通向广东的两条陆上通道

江西老表纷纷


由于一直以来都是以“关口”的形式接纳各地移民,所以韶州除了有名的大族张氏家族与侯氏家族,没有一个家族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千年本地人”。


“彭城刘氏”是南方刘氏家族最普遍的堂号

代指自己祖先是刘邦...


比如作者所属的翁源彭城堂刘氏,据载就是在明清之际才由北方流落到福建,再由福建迁居广东的。这也是古代史上后期很多家族的行走路线。


作者所在家族能够明确记载的

祖先在明末清初从北方避难

经漳州西入广东


不仅汉人大户粤地,明清两朝还有一些以商人与驻兵的形式迁居广东,与本土的“蕃客”后裔住在广州光塔街、濠畔街等地。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专家科大卫曾表示,由于这些商人活跃了地方经济,吸引了不少广东本土“富裕之家移居于此”。这些商人的时候,也会在韶州驻留,只是韶州的商业不够活跃,没能留住这些富商。


韶关一角


云雨俱行罢

江天已洞开


相比起靠商业生活的与南番顺商人,绝大多数移民还是秉承“重农抑商”的传统,到了韶州就开垦农田。所以在明清两朝,韶州出现了一大批宗族聚居地。然而这其中既有旧宗族也有新宗族,联合或是冲突的抉择无可避免。


在山岳重重的粤北地区

韶关是很不错的聚居之地


从明朝末年开始,到抗日战争之前,在以韶州为核心的粤北山区宗族械斗层出不穷。有些时候甚至出现大族雇佣土匪烧杀抢掠与自己不和的宗族。到了清朝中期,地方政府实在是受不了这些宗族的冲突,因此默许宗族自己内部形成协调机制,以祠堂为载体协商解决方案。


韶关珠玑古巷


不过宗族械斗并不能完全代言整个韶州的情况,在韶州的城区,不少读书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家族“光宗耀祖”,积极投身于科举。在广东省的科举考试史里,南海、顺德与韶州成为了三个重要的科举重镇长期绵延的文风使得韶州成为整个广东最重视教育的区域,时至今日韶关也是广东省教育氛围最好的区域之一。


韶关不关注对外贸易和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可尽管韶关地区不靠海,江河与陆路交通却非常发达。在近现代湖南、江西与广东加强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大批“江湖老表”从清朝中后期开始陆陆续续落户韶州。他们带来了采茶戏,并且发展出采茶戏的一个主要分支——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当然,辣味菜也是另外一个新成果。地处粤北的韶州冬天温度远低于广东其他地方,使得韶州人对吃辣这方面整体远比其他地方广东人接受度更高。


南雄鹅王来一道(⊙v⊙)

(据说作者很拿手这道菜)


相应的,江河带来了另外一批居民——疍家人


清朝末年关口经济的发展让不少疍家渔民从珠江流域乘船北上。他们打鱼捞虾、提供船运服务,在当地增加了食品供给和交通供给,是重要的新生力量。有人曾经评价道:“他们因为活跃于韶州的城区(虽然不上岸),所以被认为是‘老韶州’的一部分。”


疍家人的船只


不过疍家人也因为部分人利用水上“难以施行官方之法”而从事一些与正统观念不合的行业,。这种情况是全广东的疍家人所共享的,香港的疍家女孩甚至被攻讦为“咸水妹”。


到了民国时期,来自江西、湖南的移民依然络绎不绝。这个时候有不少南海-顺德一带的商人想要避战祸,却又没有成本香港,只能北上居住在韶州的城区,在浈江边建立了一排排骑楼。这里由此成为江边商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旧日的骑楼


两侧都是骑楼


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也带动韶州城区在方言上的变化。由于南方来的富商和客家人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状况较高,他们使用的粤语和客家话开始成为城区的最核心的用语。


忽在兼金讯

长怀伐木诗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战场非常血腥。本土宗族、,昔日互相仇恨的对手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齐心协力,付出极大的牺牲。但是大批死于战场的宗族乡民,连带着他们的族谱、地契一起淹没在战火之中,能够找到的原始资料,实在是少之又少。故此相关研究总是难以有进展。



在血腥的岁月里,老百姓只能时时盯着城楼。只要象征敌袭的“鸡笼”(宝光球)一挂,大伙儿就匆匆忙忙踏过浮桥躲进大山,。,大批市民死于非命。


这种惨烈的战争情况下,昔日被视为“摸鱼摸虾”的西河区域,才慢慢的有了第一批居民。也是在这一时期,韶州开始更名,是为韶关(1943年)。



1949以后,由于韶关丰富的资源以及“临时省府”留下的工业基础,以韶关为核心,包括现在的清远与河源,组成了“粤北专区”,吸引了大批外省移民。这一批移民不再局限于江西、湖南,而是来自全国各地。在“建设”的口号中,人们争着前往韶关,形成第一批“干部”。


以后,韶关依然是一个经济非常坚实的城市。大批打工者从周边地区迁来打工。不仅仅是传统的“江湖老表”打工仔,连带着还有广东省的第三一个重要的方言区,潮汕的移民。

粤北真是各种方言的混杂地带


初期,很多潮汕地区的打工者带着妻子儿女到韶关搭建棚屋,冒着“赶走鬼”的风险在大街小巷做买卖,改善生活条件。显然,一开始这些在语言和文化习惯上都和本地人不同的移民遭到了怀疑和白眼,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在这40年里成功在韶关站稳了脚跟。


武江与浈江在韶关汇流

由于上游工业分布的不同

两河显出不同的颜色


潮汕移民,靠着自己,从被本地人看不起的“揽佬”做到了受人尊敬的实业家。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又给韶关这座已经融合了原住民、早期移民、江湖老表、珠江口移民、客家人和外藩来客的城市增加了新的色彩。


这时候的韶关,才真正成就了自己的包容特色,在粤北静静容纳着四方来客。



到今天,韶关虽然不似广州深圳这样各族群和谐相处的大熔炉,但也是一个“本地人不占绝对优势”的城市。由于持续的人口流动历史,使得韶关人一直保持着积极流动和向上的动力。


当然,1990年至今韶关的经济还是相对广深等地显得低迷,但良好的教育底子,加之对广东包容文化的继承,韶关还是充满着希望。


将这座城市视作广东千年移民历史的缩影,就能有力地反驳外界对广东人排外的指控。


- 全文完-



推荐一个我认真写字的号


断刀读书(ID:a2839428978)


独立思考 . 中国立场

断刀视角 . 坐论天下

国际局势 . 历史博物 . 国学战略


国家立场谋略内幕,

战略思维原创好文。


快刀洪七丨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定居广州。拥有20多年写作经历,在社会现象、财经资讯、媒体营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是资深自媒体作家,也是蓝狮子财经《马云的颠覆智慧》的作者。同时,还是2014年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人。


往期推荐

【1】现在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家富养出太多败家子

【2】为什么很多人离开了农村,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

【3】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4】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都大

【5】一句话,让中国道德倒退50年!!

【6】冯小刚的“夜宴”中,为什么陈道明也是油腻男?

【7】刘植荣的这份“工资调查”让国人彻底心寒

【8】乡下,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9】他奶奶的庙!一个清华博士的野路子研究和暗中观察

【10】中国人,你真的不了解杨振宁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要是转发到朋友圈就更好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