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新闻 >【别再信了】专家集体辟谣最常见的34条「癌症谣言」

【别再信了】专家集体辟谣最常见的34条「癌症谣言」

2021-07-02 19:31:34

今日加拿大

◎你是不是总在网络上看到许多关于癌症的信息,你是否怀疑过这些信息的真假呢?其实这中间许多都是谣言!



谣言1:喝麦苗汁能治癌


麦苗汁风靡欧美,喝麦苗汁三个月可以有效降低三高,还可以治愈癌症。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心理暗示作用而已


这条谣言被举报了将近8万次。杭州市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钱新宇介绍,小麦苗也算是绿色蔬果,榨成麦苗汁或许对患者能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但千万不能盲目沉迷其中,更不能因此放弃正确的治疗。


谣言2:剩菜剩饭、隔夜菜致癌


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硝酸盐便会被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不会致癌但少吃为好


亚硝酸盐不致癌,分解成亚硝胺才致癌,但亚硝胺一般很容易被分解,所以“隔夜饭菜致癌说”不成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罗荣城教授建议:隔夜菜尤其是隔夜的青菜,不仅营养价值低,还易变质,最好少吃或别吃,尽量多吃新鲜蔬菜。


谣言3:海绵、钢圈文胸会致癌


海绵文胸本来吸附性就很强,而且是用石油的废料做成的,以此得出结果:穿海绵文胸易患乳癌。而钢圈文胸致癌,主要是因为压迫中的淋巴腺,使得毒素不易排出,日积月累就会癌变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不致癌但要记得白天戴晚上摘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乳腺外科主任马宏民教授指出,尽管海绵生产的原料是有毒的,但只要经过正规厂家出厂的合格产品,均安全无毒,也不会致癌。而文胸中的钢圈本是起支撑、承托的作用,如果正确佩戴,不会压到腋窝,更谈不上压迫淋巴排毒系统。女性朋友选购钢圈松紧度适中的文胸,按照“白天佩戴晚上取出”这种常规做法,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谣言4:微波食物可能致癌


曾有一篇名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章指出,微波炉加热会让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人体不能识别的新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安心用,不致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反复实验,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危害。


谣言5:蒸锅水易致癌


蒸馒头等剩下的锅里的水,重金属和硝酸盐的浓度会增加,而硝酸盐受热分解成亚硝酸盐,对人体危害严重。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对人体无害,但久存易生菌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性,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才致癌,而转化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不是沸水就能生成的。另外,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所含的硝酸盐含量就低,反复加热也不会凭空生成硝酸盐,对人体无害,但久存易滋生细菌。


谣言6:自来水中的氯可致癌


“用锅蒸煮东西时,一定要用开水,或是过滤后的水。因为如果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里有氯,加热后,由于盖着锅盖,氯全部包覆在食物上,而氯有致癌的危险。”这则署名齐教授的谣言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没异味就不用担心且不致癌


加氯是目前最常用且安全性很高的自来水灭菌手段。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分类”中,氯与咖啡因同级,也就是说“目前尚无足够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水中氯含量超过每升2毫克时,多数人就能闻到。而世卫组织标准为每升5毫克,因此只要没有闻到或尝出自来水中的氯味就不用担心。


谣言7:五行蔬菜汤防癌又治癌


该汤精选的五种蔬菜有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服汤后便能达到平衡五脏,有效抑制癌症。为生命注入活力和元气,甚至达到“癌细胞的活动三天停止,一个月内机能恢复”的神奇疗效。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没有药用价值,治癌乃无稽之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表示,从营养来看,五行蔬菜汤所选用的材料的确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对身体有益处。但是从药用价值来看基本上没有,只能算是普通养生汤水,说它能治癌是无稽之谈。


谣言8:味精超过100℃会致癌


味精,曾是中国人青睐有加的调味品,近年来却频因“有毒、致癌”被人们质疑。最近朋友圈热传的《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的文章,就称“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不会产生危害


至今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吃适量的味精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味精致癌”更是无从谈起。由于味精的溶解温度在70℃—90℃左右,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在滚沸的锅中加入,即将出锅时加入适量的味精即可。而在做凉拌菜时,建议先溶解后再加入。


谣言9:方便面致癌


关于方便面有害的种种传言从未间断:有说方便面含防腐剂、抗氧化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内导致癌症等。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方便面不是健康食品,但不会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有害”传言也并不靠谱。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常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只要合法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谣言10:喝豆浆引发乳腺癌


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可以预防乳腺癌而非引发


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介绍,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有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乳腺癌,还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谣言11:一次性纸杯致癌


长期使用荧光剂超标的纸杯,其中的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可诱使细胞变异,削弱人身免疫力,甚至可能致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不把纸杯当饭吃就没事


这种致癌是有两个条件,一是荧光剂超标,二是长期使用,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有一定的风险,具体有多大?还有待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癌症都是不是单一因素或短时间内积聚就发生的。


谣言12:使用手机致脑肿瘤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曾报道了英国神经外科专家维尼·库拉纳的一项研究:使用手机10年以上的人,患脑癌的危险增大一倍。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没有明确致病证据


手机是否增加患脑瘤几率还需长时间随访观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脑肿瘤的致病原因,就不能肯定脑肿瘤就是长时间打手机所致。但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可选择用耳机或免提接听。


谣言13:洗发水致癌


媒体此前曝出某品牌洗发水含致癌物质二恶烷,国家药监局立即进行抽检。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恶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要达到一定剂量才可以


临床中还没有接诊过因洗发水致癌的患者。其实不管什么致癌物,对人体产生影响一个是要长时间接触,另一个就是要达到一定剂量。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洗发水。


谣言14:打蜡苹果致癌


“千万别再买这种苹果了!毒了孩子,害了家人!”一份来历不明的苹果打蜡的视频近期在网络疯传,耸人听闻的标题让人们对苹果产生怀疑,带来恐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法律法规允许对苹果进行打蜡处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姜微波教授介绍,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水果打蜡都有成熟的工艺和法规。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是允许给鲜水果表面打蜡的,但必须使用规定的添加剂,适量添加。如果还不放心,可以清洗或去皮食用。


谣言15:可乐致癌


可乐致癌的说法最早来自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的一份公告,它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不致癌但含糖高易肥胖


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把它作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癌风险。


谣言16:不锈钢杯泡茶致癌


曾有媒体拍摄视频称,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因为不锈钢中含有毒重金属铬,会释放到茶水中。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日常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食具不必担心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说,不锈钢在强腐蚀条件下泡足够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而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可见的腐蚀。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当成了“腐蚀”。


谣言17:牛奶可能致癌


牛奶致癌的说法一直颇为流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生长与繁殖,引发癌症。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牛奶不但不会致癌,还有利于补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IGF—1并不致癌。事实上,牛奶中富含钙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于补钙。


谣言18:蘑菇重金属超标致癌


一篇名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章称,一名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虽好,但它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对人体几乎没影响


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说,和某些食物相比,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高。但蘑菇内含有多糖,这种成分可以抑制重金属的解离,使之在体内无法成为离子,因此很难被肠道吸收。所以即使人吃了蘑菇,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


谣言19:火腿、培根致癌


火腿、培根为致癌物,与砒霜同列。这一消息近日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根据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其发布的最新“致癌物名单”中,将火腿、培根、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有可能但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所谓一类致癌物,是指在致癌方面有比较可靠的证据,但这跟致癌性、毒性有多大没有直接的关系。”范志红还指出,摄入加工肉制品会增加患上很多疾病的风险,这也不是什么新闻,而是常识。


谣言20:蕨菜致癌


不管是蕨菜还是蕨根粉,因为其中含有原蕨苷,它具有“致癌性”。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有致癌性,但和风险高低没关系


原蕨苷的确具有“致癌性”,但这跟它有多大的致癌风险是两码事。在蕨菜生长地区,除了吃蕨菜,饮水、牛奶等饮食中也会含有原蕨苷,致癌风险增加比较高。而在其他地区,偶尔吃吃蕨菜或者蕨根粉,增加的风险并不比炒菜产生的油烟,或者被迫吸入的“二手烟”大。


谣言21:柠檬水防癌


网络上关于“柠檬泡水可以防癌”的文章已经屡见不鲜。再加上“国外某某研究机构发现”“柠檬中的某某成分比化疗药物高效10000倍”“这些秘密被各医药公司讳莫如深”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用语,“柠檬泡水”毫不意外地广为流传。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总的来说,的确有一些科学实验显示柠檬中有一些成分“可能具有防癌作用”。但是,这些研究远远不足以支持“柠檬水防癌”的论断。跟各种含糖、碳酸饮料相比,柠檬水(只要没有额外添加糖)相对更健康。至于抗癌,只适合当作饭后的谈资,还是不要指望它的抗癌能力了。


谣言22:“酸性食物”导致癌症


有观点认为有些“酸性食物”会导致人的血液变酸,继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因此你需要多吃健康的“碱性食物”,比如绿叶菜和水果。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违背生物学常识


这种观点从生物学上根本就讲不通。确实,癌细胞不能在过度碱性的环境中存活,但问题是人身体里的其它细胞也一样,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饮食可以改变人体pH或者影响癌症的发病率。


谣言23:酸性体质引发疾病


有一种理论认为,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你是易得癌症的酸性体质吗?赶快多吃菜,少吃肉,把体质改造成碱性吧!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一个流传甚远的谣言


这是一个流传甚远也甚久的谣言。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体有着严格的调控机制,血液的pH值都会被严格限定在7.35~7.45之间。短期内的几顿食物不可能改变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若长期地、大量地、单一地摄入酸性食物,会造成肾脏长期高强度工作后负担过大,调节酸碱能力下降。目前的研究不认为体液偏酸与癌症发生相关。


谣言24:矿泉水瓶重复用致癌


阿联酋一名12岁女童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喝水,后来患了癌症,有人认为是瓶里面的塑料材质导致的。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生活中使用会致癌的几率基本为零


这个说法很牵强,因为现在合格的矿泉水瓶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除非是在实验室的特定条件,才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有害物质散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有致癌的风险,但反应即使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也不会马上发生,所以生活中使用矿泉水瓶致癌的几率基本为零。


谣言25:泳池消毒剂致膀胱癌


美国研究发现游泳池水中的消毒剂与游客的防晒霜、尿液等会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引起哮喘和膀胱癌等疾病。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该游就游,别为懒惰找借口


膀胱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从临床上看,很可能与染发、抽烟、尿路感染、膀胱炎、膀胱结石有关。这些因素多数是和排尿有关,泳池中的水又怎么会跑到尿液中呢?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长期游泳的人,身体素质一般都不错,底子好了,患癌的几率反而会降低。


谣言26:脱毛膏致癌


近年来,脱毛膏导致皮肤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甚至有“脱毛膏致癌”的传言。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毒性可忽略不计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教学与普及分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易静说:“脱毛膏中含有巯基乙醇,它能破坏二硫键让蛋白质变性。这种成分如果口服肯定有害有毒,但如果只是将其短暂使用于皮肤的话,人体吸收的很少或基本不吸收,其毒性作用也许可以忽略。”可见,脱毛膏致癌的谣言是欠缺科学依据的,消费者不应盲目地将产品中某一成分有毒性作用等同于产品有毒。


谣言27:除臭、止汗剂可致癌


此种说法认为,汗毛被脱去之后,汗腺缺少了汗毛的保护,细菌容易侵入体内,于是会使人体滋生各种病症,尤其是腋窝脱毛最容易引发乳腺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没有研究证明其致癌


在2002年,西雅图的费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除臭剂或止汗剂与乳腺癌没有关系。


谣言28:避孕药可引发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这种病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吃避孕药可导致乳腺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风险极小但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舒畅曾撰文:在心脑血管方面,研究发现,吸烟与服用避孕药对心肌梗死风险有正相关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不吸烟的人,避孕药是安全的,而对于吸烟者,避孕药会放大吸烟的心脑血管损害作用。避孕药还有轻微的升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谣言29:洁厕宝致癌


最近,微信朋友圈盛传蓝色洁厕宝会污染自来水,极有可能引发癌症、白血病、内脏过敏等疾病,犹如慢性自杀。这个消息令不少人感到震惊。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中性产品,不会对皮肤产生危害


国家洗涤用品质检中心(太原)常务副主任姚晨之说,洁厕宝是一种用于马桶清洁的洗涤剂产品,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香精及色素等物质,通常是中性产品。因此与皮肤偶然接触不会损害肌肤,使用时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气味。


谣言30:癌症是人为导致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癌症在今天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癌症成因复杂,生活方式只是其一


尽管全球范围内,像癌症这种和生活习惯有关联的疾病,发病率确实在逐年上升,但是癌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依然是年龄。当然,生活方式、饮食、空气污染等因素都对癌症发病率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是,有很多自然原因同样可以诱发癌症,比如世界上六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细菌和病毒引发的。


谣言31:癌细胞爱甜食



有观点认为糖会“滋养”癌细胞,因此癌症患者应该杜绝糖类。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合理搭配不会致癌


江苏省肿瘤医院陈仕林主任医师介绍,不能说吃甜食就会增加致癌的风险,只要科学饮食,合理搭配都是可以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偏食某一类食物与癌症还是有联系的,偏食腌制类的食物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偏食辛辣刺激类的食物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偏食肥甘厚腻类的食物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谣言32:小苏打可以治疗癌症


有观点认为癌症是由一种叫做念珠菌的真菌感染造成的,而肿瘤则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形成的。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很不靠谱


向肿瘤组织中注射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这种方法,连普通的真菌感染都治不了,更别提癌症了。恰恰相反,大量证据表明,大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谣言33:有治癌症的灵丹妙药


网上流传着很多号称“天然”、“有奇效”的治疗方法的视频。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要警惕任何标榜“有奇效”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否是被某种替代疗法治愈的。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医学诊断结果,甚至不知道他们得的到底是不是癌症。宣称某种疗法有奇效的人通常只会大肆夸耀他们的成功事例,而不告诉你全部事实。


谣言34:维生素B17是抗癌药


癌症在几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隐瞒,直到互联网的发展,这个解答才渐渐流传开来。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内尽可能摄取到最大量的维生素B17。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对身体无益且有害


所谓的“维生素B17”根本就不是维生素,也够不上成为抗癌药品的资格,对人体无益而有害。服用这种物质不能预防癌症,也不能控制癌症,更不能治愈癌症。贸然用它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只会带来病情延误和氰化物中毒的风险。




此外,还有“鲨鱼不得癌症”“粤语独特发音易患鼻咽癌”等各种奇怪的谣言,这个榜单不再一一列举。


最后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钟凯的两点提示,帮大家认清致癌食物的误区:


第一,“剂量”决定毒性,食物中的致癌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使身体“中毒”。比如,吃了一个烂花生,不可能马上得肝癌,但如果油炸食品、烧烤天天吃,时间长了势必会导致身体“起火”,这就很可能会和癌症挂上钩。


第二,很多“致癌传言”经不起推敲,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致癌物。


来源:国科健康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轻信网络上的谣言,无论什么消息,都要先进行判断,再决定是否相信。将最全癌症谣言排行榜发给朋友们看看吧,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再被骗了!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告诉你一个不可不知的今日加拿大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加入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粤语音乐分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