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石漠化片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薄弱的产业基础为脱贫攻坚带来巨大挑战。都安县按照“企业牵头、政府扶持、农户代养、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模式,创新推进“贷牛(羊)还牛(羊)”项目,不仅促进了脱贫攻坚,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从而把扶贫产业做成了一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
“我贷牛了,你贷了吗?”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贷几头牛回家养或让合作社代养已成为很多贫困户的生产方式,是他们最乐意分享的脱贫经验。
图为广西都安县百旺镇壮瑶养牛合作社代养基地。
广西都安县百旺镇庭律村那阳队韦美英在喂养贷回的牛犊。
“贷牛还牛”
新模式结出硕果
都安县澄江镇甘湾村金壮源养牛专业合作社位于一片郁郁葱葱玉米地包围着的半山腰上。
合作社法人代表叫蓝志业,是甘湾村村民。为了改变贫困状况,蓝志业在2016年开始养牛。由于养牛周期长、见效慢,到了年底,蓝志业陷入困境。继续养下去缺少资金,打“退堂鼓”则只能继续陷于贫困。
就在蓝志业进退两难时,都安县委、县政府实施的“贷牛还牛”项目,给他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在政府引导下,由贫困户牵头,甘湾村成立了金壮源养牛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贷款投入30多万元,建成牛棚600平方米,种植牧草25亩。蓝志业作为带头能人被推选为合作社法人代表。
“贷牛还牛”是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资金扶持贫困户养牛,贫困户免费从养殖龙头企业“贷牛”,可自养也可由合作社代养,牛养大后企业按不低于市场价回购。贫困户还牛后再贷牛,滚动发展。这一模式解决了蓝志业等贫困户的资金短缺难题,使养牛产业走上了规模养殖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目前,蓝志业的合作社存栏黄牛68头,他自养41头,为无劳动力、无场地、无技术及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代养27头。
在地苏镇拉棠村,村民韦克指着牛棚旁边的玉米地告诉记者:“这些玉米都是给牛吃的,一亩地能养3头牛。”
拉棠村是当地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1174亩,人均面积0.65亩。
过去,韦克家里的旱地只能种玉米,扣除种子、化肥和人工成本后,每亩地每年收入只有260元至300元。政府实施“贷牛还牛”项目后,韦克自家养起了18头瑶山生态牛,家里的2亩旱地虽然种的还是玉米,但是“粮改饲”,玉米都成了牛的口粮。
“养牛比种玉米好。”韦克说,18头牛按平均一头卖1.3万元算,扣除贷牛的10.8万元及草料成本,一年能净赚10万元左右。
多方发力
养殖全程有保障
都安“九分石头一分土”、人均耕地不足0.7亩。“贷牛还牛”的探索实践,让都安人看到了在大石山区发展产业的希望。
2017年4月,都安县印发了扶贫产业贷牛还牛项目实施方案和扶贫产业贷羊还羊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到2019年底养牛达到20万头,养羊达到100万只,实现“千山万弄百万羊”和“户均一头瑶山牛”的目标,形成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的稳定长效脱贫路径。
在都安这样的贫困地区发展养牛产业,面临着牛从哪里来,风险怎么防,市场怎么找等难题。
“为了使养牛产业健康发展,我们打造了‘党委引领+政府主导+企业牵头+确定贫困户+技术培训+金融扶持+修建牛(羊)舍+政府投保+帮扶干部跟踪+政府保本、企业回收+冷链加工、包装物流+互联网营销+滚动发展’的闭环产业链。”河池市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
都安县政府搭建平台,整合统筹资金,引进了百旺壮瑶万头种牛养殖基地、地苏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永安澳寒羊养殖基地等企业,保障了充足的种牛和种羊供应。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让贫困户免费贷到牛,政府利用贫困户5万元小额信贷每年所享有的4000元收益金帮助贫困户购买1头牛犊或5只羊,养殖周期为12个月,牛(羊)犊本金归贫困户所有。
由于实行还牛(羊)再贷、滚动发展,从2018年开始,每个贫困户饲养牛达2头以上(或羊10只以上),到2020年后,每个贫困户饲养牛将达4头以上(或羊20只以上),4头牛(或20只羊)的本金都归贫困户所有。2020年后,即使撤走扶贫工作队员,贫困户也有了4头牛(或20只羊)的资本金(1.6万元以上)作为发展金,同时全面掌握了养牛(羊)技术,从而可有力保障脱贫效果。
2017年,都安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启动“粮改饲”工程,鼓励农户种植玉米当饲料卖,一年收三季卖给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据统计,目前“粮改饲”种植面积已达5.1万亩。每亩“粮改饲”比传统玉米种植增收达2600元至3000元,既能增加群众收入,又解决了发展肉牛(羊)养殖青饲料不足的问题。
对于养殖户来说,最大的风险莫过于牲畜死亡。为了让贫困户吃上“定心丸”,中国人保财险等公司在都安组织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都安县政府整合资金为贫困户支付保险费用,如果贫困户饲养的牛犊出现意外死亡,保险理赔完毕后可补领养1头牛犊,实现贫困户参加“贷牛(羊)还牛(羊)”项目有保障。
为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都安县聘请广西大学和广西农科院的专家作为养殖基地的长期技术指导员,引进“微生物+”等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方法,实现生态养殖繁育。在牛犊身上植入可追溯芯片后发放给贷牛(羊)贫困户饲养。在养殖过程中,企业协助畜牧部门为养殖贫困户随时提供日常技术指导及防病治病服务。
这些配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养殖的积极性,促进了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不到2年时间,都安县肉牛从9.27万头发展到近15万头,肉羊从69.42万只发展到近80万只,带动贫困群众13072户54902人,牛羊合作社发展到48家。
一二三产融合
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要通过‘贷牛(羊)还牛(羊)’项目推动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种养殖业、冷链加工业、物流销售配送业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陈继勇说。
在肉牛(羊)达到出栏标准后,企业按市场定价从贫困户手中回购肉牛(羊)。如果市场价格低于10元/斤,企业则按保底10元/斤给予收购,由政府对市场价格和收购价格提供差价补贴。
在规模养殖基础上,都安县引导龙头企业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和牛羊屠宰加工厂,实现屠宰加工和冷链仓储物流一体化,年输出量达266万吨,年产值近30亿元。
此外,都安县还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深圳市宝安区对口帮扶都安的机遇,主动开发深圳市宝安区肉牛(羊)销售市场,通过都安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将深圳市场和都安的肉牛(羊)养殖基地无缝对接,确保销路。
“根据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的市场需求和销售实际,宝安区的消费需求远远大于都安的肉牛(羊)供应,可以实现产销的良性循环。我们的整个产业链,能保证头天晚上瑶山牛在都安进屠宰厂,第二天早上生态牛肉出现在深圳市场的餐桌上。”陈继勇说。
这些措施实现了“贷牛(羊)还牛(羊)”产业链的可循环、可持续性,农户、企业和政府在赢利上都有坚实保障。一是企业赢利“多点开花”。通过牛犊养殖繁育、生产有机肥、屠宰加工等环节,每头牛净利润为3000元左右。二是贫困户增收“名目繁多”。贫困户可以通过“贷牛(羊)还牛(羊)”项目牵牛领羊回家饲养增收,第一年可获利6000元至8000元,第二年后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利润也随之翻倍增长;可以到肉牛(羊)养殖基地和合作社按劳打工领取工资,解决就业增收问题;可以以股份合作的方式融入合作社,参与合作社收益分红,拓宽增收途径;可以将自家土地租借给养殖基地和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粮改饲”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增收。三是农业发展“一举多得”。“粮改饲”、肉牛产业发展改变了大石山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种养结合、产销对接,构建了养殖、加工、物流的全产业链,产业基础不断巩固。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