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甚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展障碍,患者在社交沟通、语言及行为
﹝固执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按其严重程度和征狀种类可分为自闭症、自闭症倾向和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
自闭症对儿童有甚么影响?
自闭症的征狀通常在三岁前出现,并会持续至成年阶段,对儿童多方面的成长均有影响。不同时期的臨床特征也有不同:
婴儿及学前期: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与别人缺少眼神接触,较难与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互相交流和分享感受。他们的语言发展较迟缓,词汇贫乏,容易将「你」、「我」等代名词混淆使用,和出现「鹦鹉式說话」。他们对口头指示欠缺反应,也甚少使用动作或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他们很多时会出现一些重复及固执的行为模式,如排列物品、转动車輪、开关柜门等。
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亦较狭隘,例如对记忆标记或路线图有浓厚兴趣,甚至达沉迷的程度。这些儿童难以参与假想式游戏,如扮演家庭或医生角色等。部分儿童可能会有过度活跃、自我伤害或具侵略性的行为表现。
学龄期: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仍然较弱,他们说话时显得刻板、重复或以鹦鹉式说话作答,其音调、语气和说话速度也可能异常。他们不善与别人打开或持续话题,有时又不理会别人的反应,单向地与人讲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给人一种「只顾讲、不爱听」的感觉。他们在社交方面较被动及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兴趣较局限,亦会沉迷于独特的行为中,如身体不停自转或反复询问同一问题。在思考方面,他们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在组织及解决困难的能力上亦表现欠佳。
青少年及成年期:
他们在社交及行为上的表现,主要视乎其智力及自闭症征狀的严重程度而有不同的发展。有些患者较难理解社交惯例,未能完全明白别人的观点和感受,即使他们有兴趣结交朋友,亦因为未能准确地掌握社交技巧及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致表现不自然或显得格格不入。部分青少年仍然有强烈但狭隘的兴趣﹝例如背诵公交路线和数字等﹞,和刻板及重复性的行为。他们在理解抽象概念、邏辑思考及其他执行功能﹝包括计划、组织、自我规管、解难能力等﹞也可能出现障碍。
有甚么病症可能与自闭症同时出现?
常见的兼患疾病包括过度活跃症状、癫痫症及情绪问题。另外,在患有不同程度自闭症症状的儿童当中,约有四分之一同时有智力障碍的问题。
自闭症的成因是甚么?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现时有很多不同的推论,,但至今仍未有确实的结论。证据显示,自闭症可能涉及脑部发展异常及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孪生兄弟姊妹患有同一症状的机会比一般儿童高。
自闭症有多普遍?
根据2002年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一万名儿童当中有90名自闭症患者,而男女比例为4至5比1。
香港方面,根据社会福利署于同年的「弱能儿童学前康復服务注册」名单中显示,每1,000名年龄介乎2至5岁的儿童当中,便有2.3人患有自闭症。另外,卫生署辖下儿童体能智力测试服务的资料显示,在2006年确诊患有自闭症、自闭症倾向或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新症中,男女比例约为8比1。不过,本港有关自闭症的确实普遍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甚么病症可能与自闭症混淆?
儿童患有其他病症亦可能呈现自闭症的症状,包括智力障碍、听力或视力严重缺损、涉及语言及社交能力的学习障碍,以及癫痫及语言退化综合症﹝Landau-Kleffner Syndrome﹞。因此,自闭症需要经过详细的评价,并排除以上的可能性才可以确诊,但应注意自闭症亦可能与上述病症并存。
如何帮助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现时医学界中尚未有确认的根治方法,亦未有就最佳治疗或训练方法达成共识。目前帮助自闭症患者的主要方向为及早识别和评价、教育及训练、社会调适,及家长支持。
具相当实证的方法包括:
﹝1﹞应用行为分析学﹝ABA﹞
﹝2﹞结构化教学﹝TEACCH﹞
以上两者皆为著名的教育课程
具部分实证而尚待详细研究的方法包括:
﹝1﹞「地板时间」﹝Floor Time﹞
﹝2﹞社交故事﹝Social Story﹞
﹝3﹞思想解读﹝Theory of Mind﹞
﹝4﹞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5﹞感觉统合治疗﹝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以上方法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详细评价后方可应用,家长亦须审慎考虑其效用。
未具实证的方法包括:
心理治疗、听觉统合治疗、音乐治疗、游戏治疗、特制镜片、特别饮食模式﹝如Feingold餐单:禁服含防腐剂、色素或其他添加剂及水杨酸盐的食物;或于饮食内减少进食含糖、奶、小麦、蛋、玉米、朱古力和柑橘果,以及含酪蛋白或麸质等食物﹞、矿物及维生素补充品、促胰液素、二甲基甘氨酸﹝DMG﹞、解毒﹝如铅及水银中毒﹞和感染治疗﹝如消化肠道组织内的病毒/酵母菌/细菌蔓生、减弱活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所引致的病毒性感染﹞。
以上疗法尚未有科学实证支持,有些甚至可能对患者有害。如患者及家人欲尝试上述治疗方法,应先寻求医生的意见。
自闭症可用药物來治疗吗?
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药物能根治自闭症的社交及沟通障碍。不过,某些具侵略性、自我伤害、过度活跃、强迫及刻板的行为、情绪困扰、专注力弱和难以入睡等问题,可透过药物减低其征狀,并提升儿童的能力,有助于其他教育及行为治疗的推行。有关药物包括:
多巴胺拮抗剂﹝如haloperidol,risperidone﹞:
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刻板、退缩、过度活跃、冲动鲁莽,以及具侵略性和自我伤害的行为。不过,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因此局限了其使用情况。
刺激神经中枢传导物的药物﹝如dextroamphetamine,methylphenidate﹞:
未有足够证据显示这类药物能有效地减低自闭症患者过度活跃的行为,有些研究甚至显示这类药物可能对患者有害。
影响其他神经传导物功能的药物﹝如norepinephrine,serotonin﹞:
其疗效仍未经证实。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长大后情况如何?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随后的发展情况,通常取决于自闭症的严重程度和智力。不利因素包括有:
﹝1﹞智力障碍
﹝2﹞患癫痫症
﹝3﹞到5至6岁仍未有语言能力
如我想继续生育,下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机会有多大?
虽然遗传的形式仍未知道,但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资料,每100名随后出生的弟妹中,便有5人有机会患有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