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点击文章标题下蓝色的“汉语学习沙龙”,再点击“关注”,以后更新资料会不断自动推送到您的手机。[查看以前文章]再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看到以前发表的所有资料。
![]()
音频:
广州话和上海话入声字的读音(音频)
汉语学习沙龙
从隋唐到宋的古代汉语,有大量入声字,在元代以后,古代汉语的入声,在北京话以及绝大多数的北方话里消失,被分派到其他声调里去了。但是,古汉语入声在东南地区的方言里却保留了下来。
入声字发音短促,带有一个辅音韵尾。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南方方言中虽然作为调类被保留下来,但具体念法并不完全相同。在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中入声保留最为系统和典型,发音短促,带有塞音“-p”“-t”“-k”韵尾。闽北方言则把这三个韵尾都合并成“-k”。吴方言则都用喉塞音“-?”来收尾。闽南方言则有“-p”“-t”“-k”“-?”四种韵尾。湘方言呢,仍保留入声这一类,但并不带辅音韵尾,发音也不短促。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入声字发音的实际情况,下面用广州话和上海话的部分例字读音让大家初步体会一下。
一 广州话入声字举例
1 –p 答 塔 纳 杂 插 甲 鸭 粒 立 十 汁 湿 及 急 吸 合 入 贴 碟 接 劫 叶
2 –t 八 拔 法 达 辣 察 压 杀 刮 滑 挖 不 匹 忽 佛 物 突 质 实 吉 一 日 七 骨 核 屈 掘 律 出 术 割 渴 必 别 铁 列 舌 结 杰 热 泼 末 阔 活 夺 脱 绝 雪 决 血 月
3 –k 百 白 麦 拍 贼 册 北 墨 特 则 塞 黑
粤语音节和古代汉语一样,大量入声字不但读音短促,而且都有“-p”“-t”“-k”辅音塞音收尾。这是普通话和大多数北方话已经没有了的。
其实很容易体验,英语里面也有大量辅音塞音收尾的单词,如map,start,book等,而且末尾的“-p、-t、-k”往往失去爆破。粤语收尾的“-p”“-t”“-k”也是只做出发这些音的准备,并没有送气爆破。
粤语发“-p”(如“答、十”)只是收尾时上下唇合拢,似乎要发“p”,但最终并没有送气。粤语发“-t”(如“达、一”)只是收尾时舌尖抵住上牙龈,似乎要发“t”,但最终并没有送气。粤语发“-k”(如“白、黑”)只是收尾时舌根隆起靠近软腭,似乎要发“k”,但最终也并没有送气。
二 上海话入声字举例
1 ? 八法 脚雀 滑刮
2 ? 割舌 吃 骨阔
3 ? 北木 局月 铁立
发喉塞音的感觉,就好像要咳嗽没有咳出来的样子。
古代汉语有四声:平、上、去、入。在演变成普通话过程中,“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入声消失了,平声分成阴平和阳平,虽然还是“四声”,但此“四声”已非彼“四声”了。
上面只是举例,实际上古汉语的入声字数以千计,大量的日常用字都是读入声的。古代韵律讲究“平仄”,“仄”就是不平。入声字属仄声。古代《平水韵》106个韵部中,就有17个入声韵。不了解入声,是没法理解古代诗词格律的。
(上面喉塞音的音标符号,应该是问号“?”下面没有一点。)
————————————
订阅
点击顶部标题下的蓝色文字“汉语学习沙龙”后,再点击“关注”,即为订阅本微信内容,所有更新都会自动发送到您手机的微信中。
查阅以前的文章
点击顶部标题下的蓝色文字“汉语学习沙龙”,再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前发表的所有文章或资料。
转发、分享和收藏
点击右上角,即可把文章或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或收藏在您的手机里。
本平台微信号
“汉语学习沙龙”或者“hyxxsl”,输入到“查找公众号”即可找到。
长摁下面二维码,可直接订阅本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