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l 香港大屿山
粤语小组介绍
ScalersTalk粤语小组成立于2016年1月28日,旨在为粤语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朗读的平台。目前周一至周五朗读内容为《粤语(香港话)教程》及优质文章,周末进行复盘。入群任务是一段粤语版的自我介绍音频+一篇1000字的中文进群申请。将上述材料以邮件形式发送至2533923283@qq.com,通过申请后邀请进群。入群后要求保持持续行动,按照群内规则完成每日学习任务,群内将定期对潜水党进行清理。详情参见《ScalersTalk德法西日葡阿韩粤意语小组开放申请》。
往期日志:
ScalersTalk粤语小组第34-35周训练日志
ScalersTalk粤语小组第32-33周训练日志
ScalersTalk粤语小组第30-31周训练日志
短文一
粤语
年晚嘅时候,通常啲劫案都会多啲。遇到劫案嘅话,就应该即刻报警。报警可以亲身去警署报,亦都可以打“九九九”。“九九九”係紧急救援电话,佢接驳去好多处地方:警署啦、消防局啦、仲有医院。如果接到“九九九”嘅电话,有关部门就会第一时间派车派人赶去意外现场。平时无论遇到乜嘢意外,譬如:漏煤气啦,遇到可疑人物啦,或者投诉噪音,甚至老婆生仔,都可以打“九九九”。不过,报假案係要坐监同罚款㗎。
普通话
接近年底的时候,通常劫案都会比较多。如果遇到结案,就应该立刻报警。报警可以亲自到警察局去报,也可以打“九九九”。“九九九”是紧急救援电话,它接驳去很多地方:警察局啦、消防局啦、还有医院。如果接到“九九九”的电话,有关部门就会第一时间派车派人赶去意外现场。平常无论遇到什么意外,比如:漏煤气啦,遇到可疑人物啦,或者投诉噪音,甚至老婆生孩子,都可以打“九九九”。不过,报假案是要坐牢和罚款的哦。
短文二
粤语
喺香港,大多数人讲嘅係广州话,又即係粤语;不过一般人都话自己讲嘅係广东话。广东话其实应该係包括晒广东省之内嘅嗰啲地方方言,譬如:东莞话、汕头话、台山话、顺德话呀噉。我哋父母嗰辈,好多以前喺乡下,讲惯乡下话,就算嚟咗香港几呀年,啲口音都好难改。外省人讲粤语要讲得正都係好唔容易。好多外地人,啱啱嚟到香港,都话好似去到另一个世界,语言完全唔可以沟通。就算係广州人,都会有啲唔习惯。香港人讲嘢钟意中西合璧,又讲得快,要好用心至听得明。
普通话
在香港,大多数人讲的是广州话,也就是粤语;不过一般人都说自己讲的是广东话。广东话其实应该包括广东省之内的那些地方方言,比如:东莞话、汕头话、台山话、顺德话之类的。我们父母那辈人,很多以前都在家乡,说习惯了家乡话,就算来了香港几十年,口音都很难改。外省人说粤语要说得标准真的很不容易。很多外地人,刚刚来到香港,都说好像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语言完全无法沟通。就算是广州人,都会有点不习惯。香港人说话喜欢中西合璧,又说得快,要很用心才听得明白。
课文一
粤语
俗语话斋:一百岁唔死都有新闻。
意思係讲:而家嘅社会现象、人际关系复杂到极,
以至于发生乜事都有可能。
发生乜事,主要係通过大众媒介去传播,譬如讲,报纸。
啱先嚟香港嘅人,一般都会同意噉嘅睇法:香港报纸得个“多”字。
一多,係指种类多。中文、西文各种报纸大大话话都超过半百。
二多,张数多。好似嗰啲综合性大报,每日出成四五十张纸唔係冇噉嗰可能㗎。
普通话
俗语说:活到一百岁也会碰上新鲜事。
意思是说:现在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复杂极了,
以至于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
所发生的事,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去传播,譬如说,报纸。
刚到香港的人,一般都会同意这样的看法:香港报纸多的是。
一多,是指种类多。中文、外文各种报纸少说也超过半百。
二多,张数多。好像那些综合性大报,每天印行四五十张纸一份并不是没有可能。
课文二
粤语
从头睇到落尾,冇两个钟都唔掂。
三多,版面多,包含信息量大。
本地新闻、内地新闻、国际新闻,固然唔再讲。
时事评论、风水马经、娱乐影视,不一而足。
四多,内容多。特别要讲嘅係分散喺各个版面里头嘅专栏文化。
专栏文化基本上属消费文化。
从饮食文化到情爱文化,从武侠文化到八卦新闻,
香港社会嘅生活特征冚唪唥都包容喺呢度。
普通话
从头到尾看一遍,没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是不行的。
三多,版面多,包含信息量大。
本地新闻、内地新闻、国际新闻,固然不用说。
时事评论、风水马经、娱乐影视,不一而足。
四多,内容多。特别要讲的是分散在报纸各个版面里面的专栏文化。
专栏文化基本上属消费文化。
从饮食文化到情爱文化,从武侠文化到逸事风闻,
香港社会的生活特征统统包容于此。
课文三
粤语
五多,观点多。香港政府容忍不同类型嘅报纸嘅存在,既不干预又不支援。
噉就行成咗少有嘅“百家争鸣”嘅局面。
六多,广告多。揾工跳槽、旅行消遣、租售转让、征购供应,无所不包。
反正,报纸係商品,读者係顾客:边个满足唔到顾客嘅要求就好难有生存嘅空间。
普通话
五多,观点多。香港政府容忍不同类型报纸的存在,既不干预也不支援。
这样就行成了少有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六多,广告多。求职改行、旅行消遣、租售转让、征购供应,无所不包。
反正,报纸是商品,读者是顾客:谁满足不了顾客的要求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Scalers:怎样快速找到ScalersTalk的历史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