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公子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的是:为什么听了粤语歌后觉得普通话的歌都觉得很失色了?
作为一个常常沉醉于粤语歌的感性女纸,在这篇帖子的基础上,意公子查了点资料,给大家做了点小总结。当然了,毕竟意公子的粤语水平仅限于看懂TVB的剧,所以其中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各位粤语歌歌迷前来指点。
粤语歌词声调变化与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这成了粤语歌曲好听的保证之一。
粤语歌独特之处是因为粤语歌词创作时就要考虑的问题:协音。协音就是歌词声调变化,要和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否则将会很难听。这和古代词曲创作中考虑平仄相似,但比平仄要求高。
▲黄伟文和林夕是香港乐坛两大著名词人
在当今粤语歌坛写诗要讲求押韵这件事,与粤语发展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古汉语词汇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这里为大家普及一下粤语的发展历史:
汉唐时期,位于一隅的广东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汉武帝北伐图
以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不同韵了。从这首诗作可以肯定唐代的山东人说的也是与粤语一样的古汉语。
▲古汉族是一个封建社会
因为古汉族是男耕女织的农耕型封建社会,所有为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容易近距离、长时间地面对面交谈,当时的“文言文”都是很简短的,所以需要多达九个音调,这样保证了大多数字之间的读音都有差异,从而不会有过多的“同音字歧义”,让人能够在简短的语言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南宋日常景象
南宋之后的中原汉语,因为音调大为减少,为避免过多的同音字而严重影响到交流的弊端,其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声母,即在原来从没有卷舌音的古汉语基础上,通过把“z、c、s”三个声母发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这三个声母。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话有卷舌音的由来了。
粤语一共有9个声调,分别用数字表示:1阴平、2阴上、3阴去、4阳平、5阳上、6阳去、7阴入/上阴入、8中入/下阴入、9阳入。这样多样化的声调,造成了说话时音调的抑扬顿挫。粤语的歌词在粤语有这样好的声调基础上,可以进行创作发挥的方向更多,可以更好的让词曲契合。
以陈奕迅的《富士山下》和《爱情呼叫转移》为例,明明同样的曲调,演唱者也是同一人,但是一个是粤语歌词,一个是国语歌词,唱出来却有天差地别的区别。接下来,意公子将以这两首歌为例,进行说明。
➣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在粤语里保留了3个入声(除变调外),即发音中带有-k -t -p这样的结尾,只做口型不发音,显得短促,造成了歌词中“抑”的感觉。
例如:在《富士山下》副歌的第一句中,粤语是“谁都只得那双手”,国语是“把一个人的温暖”,粤语“得”的发音是以“t”结尾而短促的,但国语“的”却是有长音在。
▲《富士山下》MV
▲《爱情呼叫转移》MV
➣普通话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声在发音中是基本没有变化的,只有第三声的发音变化是先低后高的,普通话上声(3声)的符号就形象地表示出来了,但是粤语却非如此。
同样用《富士山下》这首歌作对比,在副歌
* 谁都只得那双手
* 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
*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这段歌词中,有9个先低后高的音,而国语歌词中只有5个。
* 把一个人的温暖
* 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
* 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因此,歌词中的上声字需要有先低后高的变化,有点“扬”的感觉,就好像天然地在旋律中加上了连音效果。
▲粤语有56个韵母
另外,粤语有53个韵母,比起普通话的24个,在口型变化方面非常丰富。非粤语人士觉得粤语歌好听可能有这个原因,同时也因此觉得很难学,因为有太多独有的韵母。
◆◆◆◆◆
因此,意公子觉得,觉得粤语歌更好听这件事儿,其实是这么个理儿:
听不懂听旋律,听得懂的听情怀。
对于广大非粤语区的歌迷来说,因为听不懂,就像英语一样。由于你听不懂,所以你潜意识里会把曲不自觉的放大化,而因为你听不懂粤语,那么也就成了曲,自然会觉得粤语歌更好听。
而对于那些从小听粤语歌长的歌迷来说,粤语对于他们有种母语的认同感,因此在情感上会更喜欢粤语歌。
▲陈百强的粤语歌给整整一代人带去了感动
那么你或许要问了,意公子属于哪一类?
悄悄告诉你:
意公子属于第三类:
即使听不懂粤语歌词
也各种被感动的情怀逼一枚。
那么你呢?
你对粤语歌是否有情怀了?
快参与投票告诉我们吧!
(本文由意外艺术独家创作,
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并标注完整出处)
意〡外〡藝〡術
一直只做一件事
让艺术不再难懂
不刻意深度,
但必定可以有趣阅读
觉得不错,您再分享
微信:yiwai11 微博:@意外艺术媒体网
新看官,抚摸左下:阅读原文。先关注,再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