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生活,有些不公平的规则的确让人无奈,可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外地人。
比如,在上海的大型民企、国企、政府银行之类的地方,使用频率最高的工作用语就是上海话,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想在这里混,学着听懂不就行了。
方言在一线城市里,是本地人们筑起藩篱保护既得利益的第一道屏障,很多人在面对方言横飞的圈子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卑与愤愤不平,自己贴上外地人的标签,红着眼睛开始盲目仇视。
其实本地人筑起藩篱的原动力,是恐惧而不是恶意,是刨根问底后突然发现,在这间办公室里,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他最后的底牌,就是这几句本地话了。
与一线土著们打交道,有个秘诀就是学上几句简单的方言。在上海,我把“你好”说成“侬好”,到了北京则是“您吃了没”,广州深圳则适用“嘞吼”,简单的方言很快就能为你打开方便之门,省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有的人除了那本户口,也没啥比你强。
一线职场也有一些既定规则,既残酷又简单,我给你提炼提炼,不过就是一句话:别老想着休息。
我的助理,大年三十给我发来一条微信,本来还以为是拜年,打开一看居然是催我批业务。一线城市的地铁站里,每个人都脚步匆匆,神色紧张,要是可以,他们都巴不得用跑的。
人们在地铁站里的平均步速,把一二三线区分开来,一线人,永远都是走得最快的。
大多数在一线找不到立足之地的人,都可以归结为不够努力,并且内在戏精。
他们每天一边空发着心疼自己的感慨,一边抱着手机往嘴里塞薯片,盲目地将失败归结于投胎。
心灵强大,就不会用抱怨和毫无理由的软弱将自己隔绝成孤岛。
要在这场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不要自我强加白眼,果断拒绝外地人的标签。你能悬梁刺股背英语,怎么就不能学点粤语京腔上海话呢。
我在香港打车的时候,司机天天嫌我粤语差,听不懂我的目的地是哪,可这也没耽误我继续打车啊。
当别人说你是外地人的时候,无非是觉得你人生最初的20年地域条件差了些,他们不能决定的是,未来20年,谁能够走在前。
如果你毕业了以后,特别害怕让别人知道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那你很可能是成功了。而动不动就把自己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挂在嘴边的人,多半……
同样的道理,当你内心有一点抗拒别人说你是外地人时,说明你正在接近未来。
毕竟,你应该不希望,当某一天别人问你有什么优点时,你掏空脑袋,只能够说出一句“我是上海土著”吧。
房价高的地方,本质是,人值钱。一线城市的本质,是超一线的人在拼命。
在户口本比不过别人的时候,靠自己就是最大的机遇。
也许你还想看:
拼了命在大城市买房,然后呢?
比高房价更可怕的是,35岁以后你还能干什么?
文章来自香港第一自媒体人Spenser,公号:Spenser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注明“老编辑部”。
@金融老编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