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8月3日到今天,这234天里,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想做,也只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孩子们带去乡村。
刚刚过去的冬天,我们终于在五十年一遇的大雪中带了2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来到了湘西的村子里。
“这里很陌生,但很真实。它让我想起了在城市被我们遗忘的那些质朴,那些美好,那些沟通。我把乡村写进笔记,我不知道乡村会不会记住我,但我想我会永远记住它。”
234天前,我们不知道这件事究竟能不能做成,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处,在好多个熬夜筹备的夜晚,在失眠的时候,我们也有过彷徨。
所幸,同学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曾预想过的品质——适应力。刚开始下起大雪那几天,我们几个老师都被冻得不行,还有人感冒了,但同学们却欢天喜地地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回来一点事儿都没有。
当我们看着同学们在雪地里借当地孩子自制的雪橇滑雪,看着他们和老乡亲切地交谈,我知道他们不仅适应了,而且喜欢上了乡村。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的尝试是有意义的。
所以,这个夏天,我还想带你们去乡村。
一、视野应该是双向的,不仅要有高楼大厦、纽约巴黎,还应该有乡村田野、乡土中国
当有人提到游学或者研学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是去纽约巴黎拍照?去哈佛耶鲁听课?去埃塞俄比亚搬砖?还是去印度做义工?
我学的一直是国际关系,但走过了纽约巴黎,走过了曼谷平壤后,我却深深地感到自己并不具有一个完整的视野。
当外国小伙伴问我“What is China Like?”,“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脑海里能想到的只有北上广深。而中国更大更广袤的土地是怎么样的,中国乡村是怎么样的,我其实是不知道的。
于此,我才意识到,视野应该是双向的,不仅要有高楼大厦、纽约巴黎,还应该有乡村田野、乡土中国。
而游学与研学,不仅可以去海外,也可以去那些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那些积累了历史和底蕴的村村寨寨。
二、我们不做扶贫、不做支教、不去旅游,我们只是去学习
说到去乡村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是扶贫?是支教?还是盖房子?
不,我们乡村笔记不做这些,之前的扶贫经历让我发现,有些时候,当地的老乡和老师们不喜欢“扶贫”这个词,他们觉得“扶贫”让人觉得“没有力量”。
有的时候“扶贫”这个词甚至会影响当地孩子们的想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我的家乡扶贫?是不是我的家乡太糟糕了?那我是不是应该离开,离开了之后,我打死也不要再回来了。”
公共服务,无论是扶贫还是支教都需要专业的技能与丰富的经验,如果做得不好,一些短期支教或者粗糙的扶贫项目反而会给当地带去伤害,更糟糕的是,公共服务如果与教育连接得不好,会让孩子们出现一种错误的居高临下看待乡村的视角。
所以,我们希望把扶贫、支教和盖房子交给更专业的机构去做,而我们,可以听支书和大户来聊聊村里的故事,请乡里的老师傅们教我们一两门手艺,我们至少,可以用一种平等谦卑的心态去向乡村学习。
三、城市孩子需要乡村视野,乡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
乡村笔记希望成为一家用教育连接城乡的社会企业,开创一个与“出国游学”相对的,“乡土研学”的新品类,带孩子们抱着平等心去看到乡村,同时为乡村的发展带去它所需要的青年人的关注。
我与我的团队希望在2年中带至少1000个孩子去到湘西的山村,福建的渔村,宁夏的戈壁,青海的大漠,去到每一个有故事却尚未被发现的乡村,让一成不变的生活多一种可能性,给他们一个认识中国,创造生活的新视角。
让未来,他们在做人生规划,做职业发展,哪怕买一颗菜的时候多0.5秒的一个念想 —— 中国还是有乡村的,乡村有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城乡和而不同。
最后,请让我澄清一下,去乡村,不是什么充满道德感的事情,它只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都应该看到的一处风景,就如纽约巴黎,就如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