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廣州話讀音及其它
譚步雲
一
“朝鮮”的廣州話讀音,饒秉才《廣州音字典》(2003:362頁)標作qiu4(潮)xin1(先)。恐怕是受了普通話注音的影響。
吳澤炎等主編《辭源》【朝鮮】詞條,標音為“cháo xiān”(1983:0806頁)。《現代漢語詞典》未立“朝鮮”詞條,而衹有【朝鮮族】詞條,標音為“cháo xiǎn zú”(2005:161頁)。《新華字典》亦同(2004:53頁)。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也衹有【朝鮮族】詞條,標音同《現代漢語詞典》(1997:3943頁)。
:既標作ㄔㄠˊ ㄒ|ㄢ,又標作ㄓㄠ ㄒ|ㄢ(漢語拼音cháo xiān,又音zhāoxiān)。
早在二十年前,(香港)《詞庫建設通訊》便鑒於詞典的注音歧異而發起過討論(1994:44頁)。及後,雖有一些學者(董明:1995:14頁;江建福:2002:25頁;鄭茵:2004:7頁)作過探討,但都不得要領,未能深入。
“朝鮮”作為專名,最早見於《管子》一書。《揆度·輕重》載:“桓公問管子曰: ‘吾聞海內玉幣有七筴,可得而聞乎?’管子對曰:‘隂山之礝碈一筴也。燕之紫山白金一筴也。發、朝鮮之文皮一筴也。汝、漢水之右衢黃金一筴也。江陽之珠一筴也。秦明山之曾青一筴也。禺氏邊山之玉一筴也。此謂以寡爲多以狹爲廣天下之數盡於輕重矣。’”(《管子》卷二十三)不過,文中並無透露出其相關的音、義信息。
到了太史公著《史記》後,“朝鮮”的注音纔成為後來的訓詁者關心的問題。《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地東至海曁朝鮮。”唐·張守節【正義】:“曁,其記反。朝音潮,鮮音仙。海謂渤海,南至揚蘇台等州之東海也。曁,及也。東北朝鮮國《括地志》云:高麗,治平壤城,本漢·樂浪郡王險城,即古朝鮮也。”(漢·司馬遷《史記》卷六)又《朝鮮列傳》,宋·裴駰【集解】:“張晏曰: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唐·司馬貞)【索隱】:案: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漢·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十五)
據上引書證,可知“朝鮮”的讀音在唐代被確定為“zhāoxiān”。尤其要注意的是,其時平聲並不分為陰陽。這可以通過“潮”的反切下字確知。“zhāoxiān”這個讀音,一直到清初都未有改變。
宋·史炤《資治通鑒釋文》:“二年朝鮮(直遙切,下相然切。箕子所封,漢·樂浪縣)。”(卷二十一,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宋·孫奕《示兒編》:“朝鮮,上音潮,直驕切,下音仙。”(卷二十一,元·劉氏學禮堂刻本)
金·韓道昭《五音集韻》:“知三朝:陟遙切,早也。又:旦至食時為終朝。又:朝鮮,國名。亦姓。左傳有蔡大夫朝吳。又:直遙切。”(卷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康熙字典》:“朝:《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並陟遙切,音昭。……又朝鮮,國名。”(辰集上葉一八)“鮮:《唐韻》、《集韻》、《韻會》並相然切,音仙。……又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亥集中葉六)
顯然,“zhāoxiān”是可以徵諸典籍的古音,而“cháoxiān”或“cháo xiǎn”的標音則不知所以據,卻為大陸的工具書所採信。如果進一步結合“朝鮮”的取義(詳下文),恐怕“zhāoxiān”纔是正讀。
二
朝、鮮二字之本義,前者指“早晨”,後者為魚名。
先來看“朝”。《說文解字》云:“朝,旦也,从倝舟聲。”(卷七倝部)許慎說解,切合小篆形體。事實上,“朝”的古文字形體都不從舟得聲。甲骨文作、(徐中舒:2006:730頁),像日出而月沒的樣子。金文作(容庚:1985:460頁),則像太陽昇起的樣子。這個字義,被賦予了“zhāo”音。
再來看“鮮”。《說文解字》云:“鮮,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卷十一魚部)“鮮”未見於甲骨文,金文則作(《鮮父鼎銘》,容庚:1985:756頁),許慎釋為魚名是可能的,但“羴省聲”卻有點可疑。儘管如此,“鮮”作為魚名音“xiān”依然可信。
可見,朝、鮮二字本義之讀音,無疑為zhāoxiān。即其原始的讀音。這個讀音的標注,用古人的話說,謂之“如字”。
人類語言,詞義或詞性的變化會引起讀音的變化,語言學家稱為“功能轉移(functional shift)”。英漢詞典通常作“詞性轉換”。竊以為有所未逮。例如英語,通過語音屈折形式使詞性或詞義發生變化,都不妨視之爲functional shift。
這是一種簡單便捷的造詞法:詞的總量幷沒有實質上的增加,而詞的功能則大爲擴展。以英語爲例,一個詞改變其詞性或意義,衹要其語音發生屈折變化(inflection /inflexion)就可以完成功能轉移,如:contract[ʹkɔntrækt],重音在前,爲名詞,意思是“契約、合同”;contract[kɔnʹtrækt],重音移後,爲動詞,意思是“締結(契約、合同)”。又如:contrast[ʹkɔntræst],重音在前,爲名詞,意思是“對比、對照”;contrast[kɔnʹtræst],重音移後,爲動詞,意思是“使對比、使對照”。
語音的屈折變化,有時候也使詞形發生變化,尤其是表音文字系統的語言,多如此。仍以英語爲例,woman(單數)→women(複數);foot(單數)→feet(複數);come(動詞原形)→came(過去式)。
當然,也存在語音不發生屈折變化而完成其功能轉移的情況,仍以英語爲例,“water”、“wolf”等,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用爲動詞。
反觀漢語,也存在著功能轉移的詞彙生成法則。與“如字”相對,古漢語有所謂“讀破(或破讀)”現象,文字讀音因詞義或詞性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冠”,念平聲(如字)指“帽子”,為名詞;念去聲(破讀)指“戴(帽子)”,為動詞。又如:“衣”,念平聲指“上衣”,為名詞;念去聲指“穿(衣)”,為動詞。“讀破(或破讀)”甚至可引發“字(詞)形”變化。例如“辟”,便因其讀音的改變而分化出“避”、“闢”、“嬖”等。
換言之,朝、鮮二字隨著意義的發展變化是可以發生音變的。當“朝”破讀為cháo時,對應於“朝見”的義項,為動詞。“鮮”音xiǎn則是通作“尟(尠)”時的讀法,表“少”的假借義。因此,“朝鮮”二字,若非譯音,就其組合所指的意義而言,似乎不可能產生音變,也就是念為“cháo xiān”或“cháoxiǎn”。
恰恰相反,“朝鮮”有意義的組合,證明了它的讀音應作“zhāoxiān”。南朝宋·謝恵連《雪賦》云:“若乃積雪(雪或作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爥龍衘曜(曜或作燿)照崑山。爾其流滴垂冰,緣霤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這是我們迄今所能見到的“朝鮮”最早的非專名用例,恐怕正是專名“朝鮮”所由來。明·鄭若曾《朝鮮考》云:“朝鮮國,近日本,以其在東,朝日鮮明,故名。相傳堯戊辰嵗有檀君者居太伯山,朝鮮人奉以為主。此朝鮮立國所自始。周為箕子所封。”(《鄭開陽雜著》巻五葉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竊以為十分正確。
退而求其次,即便如前文所引,“朝鮮”取名於汕水,則二字也應讀如陰平。
如以上考證能為大家所接受,如欲一以貫之,“朝鮮”的普通話讀音理應標為“zhāoxiān”。相應地,廣州話讀音當標作jiu1(招)xin1(先)。
參考文獻:
1.漢·司馬遷《史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明·倪謙《朝鮮紀事》,明鈔本。
3.明·佚名《朝鮮史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明·鄭麟趾《高麗史》,明景泰二年朝鮮活字本。
5.《康熙字典》,中華書局,1958年1月第1版。
6.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12月第1版。
7. 吳澤炎主編《辭源》,商務印書館,1983年7月第1版。
8. 容庚編著、張振林、,中華書局,1985年7月第1版。
9.《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1994年網絡電子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
10.《關於“朝鮮”讀音的討論》,(香港)《詞庫建設通訊》1994年4期。
11.董明《關於“朝鮮”的讀音》,《語文建設》1995年12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第5版2005年7月北京第337次印刷。
13.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2002年5月第三次印刷。
14. 江建福《“朝鮮”正讀》,《咬文嚼字》2002年第9期。
15.饒秉才《廣州音字典》,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16. 鄭茵《再說“朝鮮”的讀音》,《咬文嚼字》2004年第5期。
17.《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2004年1月第10版。
18.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9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