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是重点,敲黑板。
“可理解输入”的意思是不在乎用什么说的,只在乎说的是什么。换个方式说:尽量搞懂在说什么,而不管为了说这个,用了什么词或者什么表达。
婴儿的语言获取方式就是这样的。他根本不会关心你用的什么表达,他只会把你发出的声音和你所指的东西联系起来。
不以语言为目的,而是透过语言本身,去捕捉语言背后的东西,反而会顺带手把语言也掌握了。是不是很神奇的感觉,就好像背对着阳光走路,影子在身前,根本就追不上;反过来,朝着阳光走,影子反而会一直跟随。
这在方面,我有两个小体验,现在知道,原来,这叫“可理解输入”。
第一次去法国,上课时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毕竟老师不是我妈,会反复地指着杯子和蔼可亲地问我,宝贝要不要喝“水”,我就是再傻也能把shui这个声音和她手里的东西联系起来。
可是,老师面对着一大屋子学生,怎么可能知道这边有个女生其实根本没和他在一个频率上。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为了考试,拼了!
我只能通过老师播放的图片、写的板书,他的表情、他的手势,周围同学的反应,以及我不多的法语储备,拼命猜测他在讲的是什么。就在这种跌跌撞撞地猜测中,我能听懂的越来越多。
还有一次,是第二次去法国,为了学好法语,我到处找肯和我语言交换的语伴。结果老天有眼,我找到了一位大帅哥。
你知道,就是那种特别有生活阅历、说话风趣、充满魅力的法国男人,每次做语言交换的时候,我都心不在焉,总是溜号,面前的这个长相酷似法国当红明星GAD、有点神似梁朝伟的帅哥,彻底把我的注意力从语言上转移到了语言背后的……的……深刻的“思想”表达上,你懂的。